第三節 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教學設計
第三節 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教學設計
【設計思路】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探究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過程”之后的實際應用部分。其教學內容包括:設計一份合理的食譜和調查食品安全狀況兩個探究活動。每個探究活動都提供了相關的知識和背景資料。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日常生活,通過收集、調查大量的事實資料,獲得有關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進而通過探究性學習來完成兩個探究實踐活動,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
設計理念
生物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漸掌握科學知識,發展科學技能,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新課標和教學內容,我確立本節課的設計思路為:通過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設計營養合理的一日食譜”和“調查食品安全”兩個探究活動為主線,教師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拓展探究空間,引導學生通過社會實踐調查、觀察思考、合作設計、交流討論等活動,學會合理安排飲食,關注食品安全,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望,能夠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收集和查找資料,但是缺乏生活經驗,知識有限。為滿足他們的個性特點和發展需要,我設計了開放性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實踐,使學生能夠親自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愉悅中增長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列舉符合我國國情的膳食指南。
2、了解本地食品的安全狀況,關注食品安全。
能力培養
1、嘗試運用相關知識,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創新精神。
2、了解食品安全的調查過程,掌握調查的一般方法,培養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聯系日常生活,嘗試為家長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并說明理由。
2.關注食品安全,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難點
關注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
收集資料
組織學生組建合作小組;搜集有關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同時開展社會調查;收集2~3種食品的包裝袋或包裝物帶到教室。 從查找資料到調查實踐,展開對本課的初步探討,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做好知識與信息的鋪墊。
創設情境
引導探究 主題一:我國的膳食指南
教師展示:
利用多媒體展示幾組有關飲食與健康關系的圖片。例如,挑食、偏食、不吃早餐等。
教師引導:
學生針對圖片中的現象結合課前搜集有關合理營養的信息展開討論。
學生觀察與思考:
1、想一想圖中這些現象有沒有發生在你自己的身上?
2、這些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3、青少年應該怎樣合理安排飲食?
討論之后,學生交流看法,提出正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