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教學的幾點設想
瓊海市潭門中學(郵編:571431) 盧傳明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敘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這篇課文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我在教學時把其當成一首古代的詩詞來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下手:
一是朗讀。
由于這首民歌具有音樂美的特點,全詩共有330個字,且有些地方還存在押韻,所以讀起來瑯瑯上口,上課時我讓學生獨讀、集體讀,讓學生在讀中把握恰當的語調,充滿感情去主讀,讀出它的韻律來,初步去把握民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是理解。
我在讓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去領會民歌的思想內容和民歌的表達方法,我主要是從下面幾個方面去進行教學。
第一、了解民歌內容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木蘭詩》記敘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詩中熱情贊揚了木蘭的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斗的精神以及端莊從容的風姿。它不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當時普遍的尚武風氣,更主要的是表現了北方人民憎惡長期割據戰亂,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是對木蘭的謳歌,顯然也沖擊了封建社會當時重男輕女的偏見。了解了這些內容和時代背景,學生對詩歌的思想內容就會更好地把握。
第二、了解民歌的表達方式。
這首民歌在表達的方式上涉及到了眾多的修辭,排比、復沓、互文、頂針等,都應該要求學生好好去掌握。有一些修辭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習起來較為困難,我在教學過程 中當然做為重點來讓學生去理解。例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一句,學生在學習起來只是按古文的含義直接翻譯過來,這樣就錯誤地理解成了木蘭從市場的東面買來駿馬,從市場的西面買來鞍韉,從市場的南面買來轡頭,從市場的北面買來長鞭。這里我特別強調,這是詩歌的“互文”現象,翻譯這樣的句子要注意考慮本課詩歌的特征,讓學生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木蘭到各處各街備辦駿馬等戰具,不是一個地方買一樣東西。下面的“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也是如此。
和疊句有區別的復沓句“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它和疊句有著明顯的區別,就是復沓句可以更換少數的詞語,而疊句的詞語要完全相同。“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同樣也是復沓
至于對偶,本篇詩歌比比皆是,“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等都是較工整的對偶句,都需讓學生好好去理解。
此外,排比也是本課主要的修辭,這里就不詳細敘述,只是在教學中讓學生去認真體會、理解。
三是欣賞民歌的意境。
通過對民歌的學習,我們要發揮豐富的想象,進一步去體會民歌的意境。在授課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是木蘭,你會代父從軍嗎?你會怎樣處理好在從軍途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說出自己的理由,并說出有可能碰到的實際困難和解決的方法。這樣,不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臨事解決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里發言得較多為女同學。
當然,學好木蘭詩的方法還有很多,這里只是簡單地舉出其中的幾個層面。“管口窺豹,略見一斑”。要真正掌握本課,還需要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平時對古代詩詞知識的積累,才能達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 網絡課《木蘭詩》教學反思(通用3篇)
新《語文課程標準》的制訂和頒布,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特別是在信息技術有力的支撐條件下的語文課堂,越來越呈現出生機,煥發出活力,涌現出一大批新課例和一些好做法。今天聽了宿遷的孫老師執教的一堂網絡課《木蘭詩》,感觸很多。...
- 《木蘭詩》同步練習(精選15篇)
一、選擇題。 1、下列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懈怠(daì) 飯缽(bō) 畏忌(jì) b、碣石(jié) 藕花(ǒu) 慚色(cán) c、紅妝(zhuāng) 朔氣(sù) 咋咋(zé) d、竦峙(sǒng) 為學(wéi) 可汗(kè) 2、下列解釋...
- 《木蘭詩》表格式教案(精選17篇)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教學課題 木蘭詩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并背誦全詩。2、復述表演,并領會其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3、人物賞析,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 《木蘭詩》活動與探究(精選14篇)
一、“男尊女卑”是封建倫理道德的主要內容,是束縛婦女的沉重枷鎖。而木蘭深明大義、代父從軍、戰功顯赫、辭官還鄉的美德,無情地嘲諷了封建統治階級輕視婦女的倫理觀念。...
- 《木蘭詩》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及重點] l.誦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3.學習本文詳細得當的敘事方法,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 《木蘭詩》優秀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反復誦讀,并背誦全詩;分析關鍵句子,來總結本文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2、通過朗讀、復述等方式,體會詩歌情節曲折,認識木蘭的形象特點。3、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 《木蘭詩》表格教案(精選14篇)
木蘭詩教學目標 1.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學習本文詳細得當的敘事方法,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復述故事 (2)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 木蘭詩的教案(通用9篇)
教學目標:1、誦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2、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3、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 《木蘭詩》教案(通用13篇)
[學習目標][幻燈片2,展示學習目標]1.會背誦全詩。2.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3.了解木蘭的形象。4.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的向往。[教學重點]1.會背誦全詩。2.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3.了解木蘭的形象。...
- 《木蘭詩》教學節錄分析(精選12篇)
木蘭詩教學目的一、了解詩歌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二、學習《木蘭詩》詳略得當的寫法。三、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表現方法。...
- 木蘭詩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的1、了解詩歌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2、學習《木蘭詩》詳略得當的寫法。3、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表現方法。...
- 《木蘭詩》起源(精選13篇)
一首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木蘭詩》,講述的是千百年前閨門女子木蘭的故事,她女扮男裝,挺身而出,代父從軍,展現了中華民族古樸、忠孝、堅貞、凜然大義等優秀品質。它是千古以來民謠民歌中的優秀杰作。...
- 《木蘭詩》的藝術美(精選17篇)
《木蘭詩》是北朝時北方樂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北朝民歌因戰亂和少數民族風俗的滲入,而展現了一種特異風貌,《木蘭詩》是一首淳樸渾厚、簡勁粗獷的歌。...
- 《木蘭詩》的優秀公開課教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1、體會詩中表達的詩人思想感情。2、學會朗讀古代詩歌,背誦這五首詩歌。3、初步了解一些詩歌的常識。二、教學重點:理解詩人抒發的情感并試著體會詩中的意境。...
- 《木蘭詩》譯文(精選12篇)
木 蘭 詩 選自:北朝樂府民歌文 本譯 文原 文文 本嘆息聲一聲連著一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機杼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嘆息。問問姑娘你這樣嘆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蘭回答道)姑娘我并沒有思念什么。...
- 七年級下冊語文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