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五單元測試題(E卷)
我呆呆地望著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這能全怪我嗎?
13.概括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14.文中“我”說話時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這樣?
15.列舉一處文中的心理描寫并簡析其表達作用。
16.列舉一處文中的景物描寫并簡析其表達作用。
17.從文中萬芳對這件事的處理可以看出,萬芳是一個怎樣的小伙伴?
18.請你對文中這件“不光彩的事”,談談自己的看法。
五.(12分)完成下面19—24題。
教你生病
畢淑敏
兒子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打蔫,就習慣地摸摸他的頭。他一偏腦袋,表示不喜歡被愛撫。但我在這一瞬的觸摸中,知道他在發燒。
“你病了。”我說。“噢,這感覺就是病了。我還以為我是睡覺少了呢。媽媽,我該吃點什么藥?”他問。
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連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剛想到家里專儲藥品的柜里找體溫表,突然怔住。因為我當多許多年的醫生,孩子生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幾乎沒有去過醫院。
“你都這么大了,你得學會生病。”我說。“生病還得學嗎?我這不是已經病了嗎?”他大吃一驚。“我的意思是你必須學會生病以后怎么辦。”我說。
“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辦。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電話找你。“假如……你終于找不到我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也許這樣逼問一個生病的孩子是一種殘忍。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必須獨立面對疾病。既然我是母親,就應該及早教會他生病。
“假如你最終也找不到你爸爸呢?”“那我就忍著。你們早晚反正會回家。”兒子說。“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鐘是一分鐘。得了病以后最應該做的事是上醫院。”“媽媽,你的意思是讓我今天獨自去醫院看病?”他說。雖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聰敏。“正是。”我咬著牙說,生怕自己會改變主意。“那好吧……”他扶著腦門說,不知道是虛弱還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醫院。先掛號,記住,要買一個本……”我說。“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歷本。然后到內科,先到分號臺,護士讓你到幾號診室你就到幾號,坐在門口等。查體溫的時候不要把人家的體溫表打碎。叫你化驗你就到化驗室去,要先劃價,后交費。等化驗結果的時候,要豎起耳朵,不要叫到了你的名字沒聽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著。“媽媽,你不要說了。”兒子啞著嗓子說。
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滾燙的手說:“媽媽這就領著你上醫院。”他掙開開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我要去找一支筆,把你說的這個過程記下來,我好照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