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合集
出示目標并板書課題。
②感知內容
(過渡)要學習、理解一些問題,首先應當從整體上感悟,因此先請學生聽讀課文,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配樂朗讀(可以是教師的配樂朗讀,也可以是放錄音)。
a.本文寫的是什么內容?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b、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再回答。可以請學生聽回答后相互評論、補充。教師帶領大家朗讀,幫助學生整體感知。為了對文章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學生必須親身去體驗一下,帶領學生放聲朗讀課文。
2、研讀與賞析
①教師導學
對一篇文章,除了整體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一些精彩的內容進行研讀。這樣,對文章所表達的深刻內涵就會有更好地領會,從而更貼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學生思考并體味。
a、這篇文章共寫了幾個事例?
b.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復品讀,體悟文章的內涵。
c.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d.賞析語段中好詞語的運用,比較分析看看,為什么用得好?
學生自讀課文后,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共同研討以上問題。
教師小結:無論怎樣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議的生命力。作者從小現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啟人心智的,同時,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開。教師引導學生朗讀。
③學法指導
對以上問題,認真閱讀大屏幕投影,并教會學生自讀和自學的方法。投影出示朗讀方法。
朗讀方法: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b、理解文章內容,揣摩寫作意圖,有感情地朗讀,從朗讀中解決思考題。
[有關提示]
賞析語段中的好詞語運用,比較分析看看,為什么用得好:如“瓜子抗爭”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了一種怎樣的力量,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倔強)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它僅僅活了幾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換用括號里的詞?為什么?以此來品味詞語對表達感情的作用。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總結:“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還包含著意想不到的另一種敬佩的情感(因為那是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惡劣環境啊);“倔強”只是一種性格,“不屈”不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種品格,一種不畏困難、頑強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肅然起敬”是從心底里產生的一種敬意。
④合作探究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進一步研讀文章,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從文中找出作者對生命的三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