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說課稿 3份
評價語: (一)詞語 1.動詞:法國福樓拜曾經說過:“不論描寫什么事物,唯有一個動詞可以使它生動……” ⑴“潛”:一位出色的演奏家。聲聲長鳴悠悠溢出樹間,顯示著夏的勢力,傳達著夏的喧鬧。 ⑵太陽“烘烤”著麥浪,好香的大面包就要出爐了! ⑶“浮動”:熱風吹送著“已熟透了的麥香”,昭示我們的生活是多么豐腴和飽滿啊! ⑷“釀”:醞釀著生活的醇香與甘甜。 ⑸“聽聽”“看看”:語句口語化,幾個細節,讓我們想象出農民們 “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的緊張生活! ⑹ “快割快割”“快打快打”:“五月人倍忙”,有什么比收獲更讓人感到充實的! ⑺那……,那……,那……,無不……:棉苗喘息;高粱玉米搖頭晃腦的歡悅;瓜秧的抖動腰肢前行,“向秋的終點作著最后的沖刺”,擬人的寫法,夏天的農作物也具有了人的豐采、氣度、靈秀。 [8]“浸在苦澀的汗水里” :沒有耕耘,哪來收獲?汗水是苦澀的,收獲是甘甜的。 2.其它: “黛色長墻”,“火紅的太陽”,“金黃的大地”:色彩明快,一幅氣氛熱烈的夏之畫卷。 (二)哲理句: ⑴ “旋律”:夏是一首歌,它緊張、熱烈、急促,像一首進行曲,從春唱到秋。 ⑵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志著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旺季(“黃金的夏季” )(春之色……秋之色……夏(之色)): 排比句勢,用色彩表達對季節的感受,獨具魅力,寫出了夏之熱烈。 春寒料峭,萬物萌發,一切生命都蓄勢待發,收獲在希望之中期盼;秋色輝煌,碩果累累,然而燦爛終將趨于平淡,生命歸于終極。而夏,這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由孕育到豐登,是人類創造之波的流瀉。它教你承受焦灼苦痛,用青春創造財富,用汗水澆灌希望,是生命中創造與奮斗的歷程。它不正是人生最可貴的黃金季節嗎? 教師歸納總結作者把散文當作藝術畫卷精心營構,每一詞精益求精,每一句意蘊深遠。從平凡生活中感悟美,又何嘗不是一種美的創造!下面我們也來試試。 (五)語文活動四:語言學用 仿照第三段句式“你看,那……,那……,那……,無不……”寫一段話。 1. 尋找句式特點:這是表達感受句的句子 句式→描寫句╋抒情句 2 .教師范例。比如:你看,一場冬雪過后,那……無不訴說著冬的寧靜與祥和。 3. 提供畫面場景,學生創作,描繪春(“春江水暖鴨鴨先知”早春田園風光)、秋(秋陽里的一條林蔭路)或童趣(戰火中手拿鮮花的伊拉克兒童)。 4. 朗讀自己的作品。 評價語: 從情境中發現美,并用美的語言表現美! 紅紅的臉蛋也很美! (六)結語: 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領略、發現生活中的美吧。平凡生活中,情趣之光剎那閃現而又無處不在,它會讓你發現:這個熟悉而陌生的世界是如此令人感動,難以釋懷。 六、說教法,學法以及理論依據 1.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節課,教師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目標的。 2. 學習語文的一個重點是積累,猶如堆沙一樣,一層一層的積淀。課外的閱讀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強調,并做好示范作用。因此,本課的開頭和結尾都有意這樣做。 3. 語文學習的意境,重在感悟。因此,學生自己覺得哪一段好,教師理應順水推舟,不必強求他們說出理由,只用朗讀來加強這種感悟就行了。 4. 語文來源于生活,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活體驗非常重要。因此,學生們討論后,上黑板寫出,交流感受很有必要。 5. 語文學習要與時俱進,要充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培養學生查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