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五單元課內閱讀題
9.當友人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時,元方是如何對答反駁的?
10.友人“下車引之”的用意是 。
11. “元方入門不顧”以表示 。
12.元方入門后,友人會怎樣?
(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本文選自余嘉錫《 》。《世說新語》作者 , (朝代)人。
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詞。
①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相委而去( )
④下車引之( )
⑤尊君( )
⑥家君( )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與“下車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君子之學必好問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使之沖煙而飛鳴
d.故時有物外之趣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假如你獨自在家,你父親的同事有要事來找他,你會怎么回答呢?
(三)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 。”兄女曰:“ 。”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1.選出下列加點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項 ( )
a.尊君在否 b.待君久不至 c.君與家君期日中
2.對“公大笑樂”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說明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
b、謝太傅“笑”前喻,而“樂”后喻。
c、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d、謝太傅認為后一喻沒有前一喻好。
3.“兒女”一詞古今義有何差別。
古義: 今義:
4.文中兩個以雪為喻句子是 ; 。
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
5. 文中“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從上下文看,“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