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郭沫若詩兩首》綜合能力測試題
(二)春·夜杜谷星光如此璀璨,風也如此柔媚。夜是太靜謐了,曠野也太岑寂。 今晚天上想有豪華的夜宴,廣庭密集著銀色的燈燭。 今晚天上仿佛晶瑩的花園,海上開滿潔白的水仙。 我愿倦怠的人慢慢入睡,輕輕打開你夢的門扉。 愿弦月的微波流進你的夢,讓困乏的心靈得到洗沐。明天陽光將要燃燒你的窗簾,你會看見原野上到處長滿花的樹。1.為加粗詞語選擇正確的讀音。①璀璨( )a. cuī cán b. cuī càn c. cuǐ càn②柔媚( )a. méi b. měi c. mèi③靜謐( )a. mì b. nì c. bì④岑寂( )a. jīng b. cén c. jīn⑤晶瑩( )a. yēng b. yíng c. yīng2.與《天上的街市》相比較,這首詩也是先從________寫到________,又從________寫到________,著力渲染出一幅迷人的春夜圖。3.聯想是________________,想像是________________。說說本詩中怎樣運用了聯想和想像。4.本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參考答案 一、1.陳:chén,陳列;陣:zhèn,陣地; 2.列:liè,隊列;例:lì,例如;3.鮫:jiāo,鮫人;蛟:jiāo ,蛟龍; 4.街:jiē,街市;銜:xián ,軍銜; 5.郎:láng ,牛郎;朗:lǎng ,晴朗二、郭沫若選集;郭沫若;詩人;學者;女神;星空三、b 四、1.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2.閑游:閑暇時到外面隨便游逛。 3.陳列:把物品擺出供人看。 4.珍奇:稀有而珍貴。 5.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五、c正確。因為作者正是由于痛恨黑暗現實,才覺得美好的世界只有在天上,才想像天上的街市是怎樣的美好,在這樣的想像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告訴人們理想的世界應該是怎樣的,其目的在于激發人們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這首詩使那個時代的讀者很自然的通過對比認識現實的黑暗,激起對理想的向往并為之奮斗。而a項理解沒有體會到詩人對社會現實生活的不滿,因而是片面的。b項理解沒有體會到詩人積極的思想感情,因而也是錯誤的。六、1.不可以。“我想”表明下面都是自己的主觀想像,改成“在”,就變為寫實性的文字了。不行。“來往”是指牛郎騎著牛兒趟過淺淺的天河去見織女,不是在天河中閑游。他倆在天街無事游逛,只能說“閑游”,不能說“來往”。 2.有變化。“你看”后面的逗號如果去掉,沒有停頓,就不足以引起讀者特別的注意。“不信”后面的逗號如果去掉,沒有停頓,后面“請看那朵流星”就作“不信”的賓語,這是說不通的,再則,詩人與讀者作感情交流,如同對話的那種情態和情趣,也大為減色了。恰當。用“那朵”來修飾“流星”,會使人感覺到飛逝的流星很美麗,像天上的奇花一樣。 3.“好像”后面加一個“是”字,湊足音節,節奏就舒展了,更能表達作者贊賞的口吻。“隔”字后面加一個“著”字,不但補充了一個音節,而且牛郎織女在相會前渴望團聚的情景就更鮮明了。去掉了“那怕”,猜測的語氣改變為大膽肯定的語氣,形象變得鮮明實在。這里減少了兩個音節,念著協調,更鏗鏘有力。七、1.√2.√3.×八、傳說中的牛郎織女飽受夫妻分離之苦,每年只有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而詩中的牛郎織女卻可以自由來往,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作者這樣改動的目的是要表達對黑暗社會的反抗,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九、(一)1.寫實 聯想 寫實 聯想 2. a 3.迷人的夜景 (二)1. ①c②c ③a ④b ⑤b. 2.人間的夜;天庭的夜;天上的夜;人間的夜 3.聯想、想像(略) 這首詩把眼前實景和想像中的虛幻的景象結合起來寫。從地上的夜的靜謐寫到天庭上華燈夜宴的喧鬧,從自己內心的寧靜到自我從大自然中得到的美的享受,推而廣之,希望“弦月的微波流進你的夢”,會激起你對生活的更真摯而強烈的愛,從小我推向大我,表現出人類的愛。詩人用自己的心去叩擊別人的心,希望別人也能領略到春夜之美。 4.詩人通過對春夜的描寫和聯想,揭示了美的大自然給人們的安慰,表現出詩人博大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