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則《鄭人買履》《刻舟求劍》綜合能力測試
(一)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1.《鄭人買履》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2.給下列字注音。①履( ) ②寧( )3.解釋字詞。(1)履( ) (2)操( )(3)寧( ) (4)罷( )4.翻譯下列句子。①及反,市罷,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寧信度,無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這則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請你至少寫出兩個帶“履”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1.《刻舟求劍》這則寓言出自《________》,編者是________。2.為下列字注音。①墜( ) ②遽( ) ③契( )3.解釋下列詞語。①涉( ) ②是( )③遽( ) ④求( )4.分別指出加粗詞所指代的內容。①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 ②遽契其舟( )5.翻譯句子。①是吾劍之所從墜。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6.這則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韓非子》 韓非 戰國 2.①履(lǚ) ②寧(nìng) 3.(1)鞋子 (2)拿 (3)寧可 (4)集市已經解散 4.①等他趕回來時,集市已經關了,(他)終于沒買到鞋。 ②我寧愿相信尺碼,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腳。 5.啟發人們要正確認識實際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削足適履 如履薄冰 履險如夷(二)1.呂氏春秋 呂不韋 2.①墜(zhuì) ②遽(jù) ③契(qì) 3.①渡江 ②這兒 ③急忙 ④尋求 4.①涉江者 ②代“舟” 5.①我的寶劍是從這兒掉落下去的。 ②像這樣找劍,豈不是太荒唐了嗎? 6.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當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于這種變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