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拓展閱讀練習
延續童年的夢想溫斯頓·丘吉爾小時候最喜歡收集玩具錫兵,他有近1500多個錫兵,組織得像一個步兵師,還管轄一個騎兵旅。小錫兵改變了他的生活志向,從那時起,他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后來,他懷著童年的夢想應征入伍,在部隊時逐漸顯露出自己的軍事才華,并因此一步步成為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在自傳《我的早年生活》中深有感觸地說:“如果沒有童年時代統率軍隊的雄心,我就不可能有在軍旅生活中帶兵打仗的本領。”
丘吉爾的人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選擇的事業延續了童年的夢想。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在事業上延續童年的夢想,就能把事業與興趣、愛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行成強大的內驅力,調動你全部的熱忱和激情去全身心地投入事業,從而贏得成功。”
走向成功的過程應該是既緊張、忙碌,又能感受到源自內心的愉悅和滿足的——是一種享受創造快感的過程。如果只有難熬之感,那就意味著選錯了奮斗的方向,根本不可能抵達真正的成功。海涅還在上中學時就特別愛好文學,但他母親堅持要他去經商,而他對經商毫無興趣,不久商店就倒閉了。他母親又要他去學法律,結果也是半途而廢。后來,他決定放飛童年的夢想,從事詩歌創作,最終成為德國杰出的詩人。
當我們面臨人生的選擇時,千萬不要被時髦的職業所誘惑,不要被世俗的觀念所挾裹,不要被從眾的心理所左右,還是要聽從內心的召喚,拾起童年的夢想,做自己喜愛做的事情吧!只有那樣的路,才是離成功最近的路。
山高路遠
汪國真
呼喊是爆發的沉默
沉默是無聲的召喚
不論激越
還是寧靜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遠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遠方
如果大山召喚我
我就走向大山
雙腳磨破
干脆再讓夕陽涂抹小路
雙手劃爛
索性就讓荊棘變成杜鵑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選自《與汪國真對白》,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1年版)
賞析: 《山高路遠》堪稱汪國真詩歌的代表。這首詩抒發了一種進取、執著、樂觀、自信的情感,表現了當代青年搏擊、奮進、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那些無病呻吟的靡靡之音,還有那些空洞乏味的豪言壯語式的詩作劃清了界限。它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引導,因而博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在抒情方式上,主要靠形象的議論抒發感情。議論在這里是抒情的主要手段,但它不同于那些干巴巴的說教。它秒年個將抽象的思考化作新穎而美好的形象,在形象的議論中暗示情感。在寫法上,用淺顯平易的語言使詩作明白易懂,易于被廣大讀者所接受。本詩的主旨全部凝聚在最后兩句:“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上。山高,路遠,但人都可以到達,十分形象、含蓄地揭示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它其實也是在強調一種精神,一種樂觀、進取、執著、自信的生活態度。
會飛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媽媽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開著一叢叢火紅的杜鵬、鵝黃的迎春、淡紫的牽牛……我快活地拍著小手,蹦蹦跳跳采摘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兒,可媽媽卻總是輕輕地挽著我走到山坡的另一側,那里開滿著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兒怪逗人的:圓圓的腦袋,白白的茸毛,風一吹,就輕盈地飛了起來,飛呀飛,飛得老高老高的,我費了好大的勁,才抓住一朵飛在空中的小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