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之四
第二課時學習目標:
1、學習和揣摩優美的語言,提高品味優美語言的能力。
2、鼓勵學生試筆,學寫托物言志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學生背誦上節課積累的課文中寫花的句子,并說出喜歡的理由。
二、分析特點,仿寫句子
1、學一學
同學們喜歡這些句子是因為寫得生動,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一番。
例句: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地籠罩著我。
引導學生思考:怎么把氣味說成顏色,說成夢幻?
學生思考,發言;教師小結:香氣訴諸嗅覺,色彩訴諸視覺,夢幻是大腦的幻覺,讓飄逸無形的花味變得有色有香,仿佛花香就彌漫在眼前,讓人沉醉。修辭手法:通感。
2、品一品
學生在文章中尋找這樣寫得好的句子,嘗試寫出自己的品味語言。班級交流。
3、練一練
選取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段話,看誰寫得最好。(菊花、梅花、荷花、迎春花、廣玉蘭、月季花等)
選取最先寫好的三位學生的習作交流評價。
三、詩句積累,發掘寓意
1、學生交流積累的吟詠花草樹木的古詩文。
例: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這些句子借花喻人,喻人的精神,這就是托物寓理(托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寫作
試著就一種植物,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寫一段話,最好也能對生命、對人生有所感悟。
學生寫作,交流。
3、探究寫法
讓學生就下面一些問題談自己的看法:景物怎樣才能寫得生動形象?寫景和抒情二者怎樣處理?
四、課堂反思:這節課我的表現怎樣?我有怎樣的收獲?
五、作業設計:修改自己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