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同步練習1
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擇其善者而從之
c、畢:眾妙畢備 群響畢絕
d、坐:滿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
8、下面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描寫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藝。
b、本文既可以當作場景描寫的記敘文來讀,也可以作為摹寫口技特色的說明文來讀。
c、聽眾的反應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屬正面描寫。
d、文章結尾處道具的重現,強調其表演工具的簡單,突出其技藝在“口”,點明題意。
9、從文中找出相應的時間詞語:
表示突然發生:
表示同時發生:
表示相繼發生:
表示在特定時間內發生:
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
10、翻譯下列句子:
⑴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⑵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⑶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第二部分:
(一)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1、表演者摹擬深夜中一戶四口 的情景,讀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全文從三個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藝高超: 、 、 。
12、與“賓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心情舒暢 b、動作舒緩 c、舒筋活血
13、與“不能名其一處”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莫可名狀 b、至理名言 c、有名無實
14、選文第三段對聲音的描寫的特點是( )
a、聲音由小到大 b、聲音由遠到近
c、聲音由內到外 d、聲音由單一到混合
15、翻譯下列句子:
⑴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⑵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
⑶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
16、按要求摘出原句:
對聲音作概括描寫的句子:
文中議論的句子:
17、將選文第三段劃分層次,并簡要說明理由。
18、作者在選文第一段中怎樣表現口技之“善”的?
19、你認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處?
(二)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詢主人之性情、年紀、狀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獨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長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傴,需前短而后長。肥者其腰寬,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緩者宜衣長。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