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復習重點資料
22. 陋室銘---劉禹錫
(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 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詩人______________。
2.將文章中空缺的語句填在下面的橫線上。并說說這些語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3.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____。
②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調: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 劉禹錫2. 山不在高,在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了類比的手法,將名山、靈水與“陋室”相提并論,強調“陋室”也有“名”“靈”的 性質,引出對陋室的描寫。3. 這里指品德高尚 彈奏4. 1)苔蘚給階前鋪上綠毯,芳草把簾內映得碧青。2)沒有(嘈雜的)管弦之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 文勞累身心。5.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二)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倒,婦夢中 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天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 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 ,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 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齁]聲()中[間]()[曳]屋許許聲()()
2.說說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賓客意少舒.少:
(2)不能指其一端指.一端:
(3)不能名其一處也.名:
(4)奮袖出臂.奮:
(5)兩股戰戰,凡欲先走股. 走:
3.與文中加點字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a. 學而時習之巴蜀之鄙有二僧
c.志士不飲盜泉之水
d.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 障
(2) 人有百手()
a.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b.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c.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d.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4.翻譯文中畫線句。
5.按要求找出這兩段中表示時間的詞。
(1)表示突然發生的。()
(2)表示過了很短時間發生。()
(3)表示 兩件事相繼發生。()
6.用“——”畫出寫一家人由醒到睡過程的詞句。
7.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靜的氛圍?找出具體語句。
8.一家人 睡去后,賓客的情緒有什么變化?(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話說)
9.第 4段盛贊表演者口技之“善”仍采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正面寫 ________ ,側寫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