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教學設計
童話的基本特點是:
1.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虛構的故事。童話中的主人公的行動,可以不依照自然的法則和科學的規律,但是它又是曲折地反映著現實生活的本質。例如,《丑小鴨》的故事,就通過丑小鴨的不幸遭遇,反映了被剝削被壓迫者的不幸,同時又反映了他們對于擺脫歧視和冷遇的渴望。
2.大都采用擬人化的象征手段。童話往往讓動物、植物、礦物等等披上人的外衣,賦予他們以人的思想和意識,能夠像人一樣的生活著、活動著。例如《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石像,本來都是沒有生命的,但是在童話中,它們居然像真人一樣會說話,有思想。采用這種擬人化的象征手法,是童話創造典型的一種常用的方法。
3.話的情節緊湊,故事性強,而且富有濃厚的趣味性,以便少年兒童能在閱讀后受到有益的教育。正如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在童話詩《小金雞》中所說:“童話雖然不真,可是含義卻深!對于年輕人是個教訓。”
二、關于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童話文學創始人。他生于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只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斗,終于在詩劇《阿爾芙索爾》的劇作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后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安徒生終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麥爾喬家中。安徒生文學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寫詩歌和劇本。進入大學后,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游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為他贏得國際聲譽。“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此后數年,每年圣誕節都出版一本這樣的童話集。其后又不斷發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癥才逐漸擱筆。近40年間,共計與了童話168篇。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后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人民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的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安徒生的童話,想象非富、思想深刻,充滿詩意。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乃至家庭中的家具、玩具等,都被賦予生命,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大自然的一切都同人一起進入了社會生活,既是幻想的世界,又是現實的生活,二者緊密地交融在一起。在文字方面,安徒生特別注意簡潔、明快,不去追求表面的華麗而損害作品的思想內容。語言生動,同時有一股清新的民間口語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