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看云識天氣
“像棉花團似的白云”比喻積云的形態特征; 寫卷云聚集成卷層云時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綢幕”作比喻。 (2)運用擬人的手法: 寫卷層云變成高層云時,用“這時的卷層云得改名換姓,該叫它高層云了”; 寫高層云變成雨層云時,用“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 (3)用描寫的語句: “陽光透過云層……依然很清晰”,寫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爭奇”、“聳入天頂”等詞語寫由積云到積雨云;“云底變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潰”、“烏云彌漫”描繪“積雨云”的發展變化。 (4)用詞準確: 問:寫“積云”變化為“積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時間的詞,找出來,說說它們的作用。迅速、不一會、頃刻、馬上……說明變化速度之快,用詞又不雷同。(5)引用了諺語,簡短、通俗、鮮明、生動。三、解析方法1、手法的運用是為了將語言變得生動優美,那為了將事物說明得更加清楚,還得講究運用一定的說明方法。例如:打比方、分類別等等。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并說說其作用。(1)打比方。例:①“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保ā罢信啤睍r商店的標志,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比喻準確。)②卷云絲絲縷縷地漂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云。(將卷云比喻成“白色的羽毛”和“潔白的紗”,說明其輕盈、潔白。把成群排列的卷積云比喻成“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形象地說明了卷積云的特點。)打比方使文章生動,更重要的是讓云的特征更加鮮明。(2)分類別根據云的不同特點,把云分成不同種類,這樣使說明條理更清晰,更明確。(3)作比較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為四種——暈、華、虹、霞,把它們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這種作比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氣關系的特征。四、小結 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層次清晰,很有條理,關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同時,作者善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說明方法使原本枯燥的說明變得非常生動形象。更重要的是對于自然現象的細心觀察,耐心思考。其實,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細心思考,一樣可以從小事情中發現大道理來。 【板書設計】云是天氣的“招牌” 總 形象 打比方云與天氣的關系 分 生動 分類別看云識天氣的意義 總 準確 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