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末復習--(詩歌鑒賞)教學案
11、讀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回答問題。
(1)詩中“但使愿無違”的“愿”是什么?
(2)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思想傾向?
(3)根據這首詩概括陶詩的風格。
參考答案
1、(1)詩眼是悅、空兩個字。這兩個字準確的表現了天光、山色、澄波不僅使鳥兒歡悅,而且令人雜念頓消。體現了詩人向往佛門和內心的平靜。
(2)沒有矛盾。詩人在這里是以靜寫動,以動襯靜。只剩下種磬的聲音,其他什么聲音也沒有,這與常建向往佛門清靜的心情是吻合的。
(3)抒發了詩人忘卻塵俗、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
2、(1)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兩個字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無比壯闊而又生動。
(2)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3、(1)一是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二是指“飲清露”的品格之高。
(2)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
4、(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執著。野鴉則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輩的象征。
(2)對親朋的無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5、(1)凄迷的意境,傷感的氛圍。屈原/娥皇、女英溺于湘江
(2)兩個虛詞極寫鷓鴣啼聲之感動人心。
(3)借鷓鴣啼聲之悲切抒寫了游子的鄉愁旅思。
6、(1)勤勞、智慧、勇敢、堅強、不貪圖利祿、愛國愛家
(2)對木蘭從軍的緣由、離別、辭官和還家都寫得詳細,而出征前的準備和軍旅生活寫得比較簡略。
(3)以兔為喻,贊美了木蘭的聰明才智。
7、(1)“力盡不知熱”反映了刈麥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們不知熱,而是為了搶收,為了活命,再累再熱也得忍著、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