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全套
唐三藏等把佛經送還大唐首都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八戒受封凈壇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羅漢,白龍馬加升為八部天龍,各歸本位,共享極樂。
《西游記》的結構:在結構上,《西游記》由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經三大部分組成。前七回為"大鬧天宮"。第八回至第十二回為"唐僧出世",包括"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征斬龍"、"唐王八冥"等幾個小故事、交代取經緣起,起著過渡和銜接作用。最后八十回為"西天取經",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難","八十一難"中又曲四十一個小故事構成,各個小故事既相對獨立又前后呼應,由于它們的主人公都是孫悟空,所以又被緊緊地串聯起來,給人以完整連貫的印象。取經本向是宗教活動,但作者贊頌了唐僧師徒為了取真經,百折不回堅持斗爭的精神,最后得成正果,是個富有寓意的故事。特殊是作品寫孫悟空取經前的經歷和他在取經過程中與某些妖魔的斗爭、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
小結:神話小說《西游記》通過神話的形式表現了豐富的社會內容,曲折地反映出現實的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有關孫悟空的故事:
①大鬧天宮②智調芭蕉扇③智擒紅孩兒④賭勝車遲國⑤三打白骨精⑥美猴王 ⑦真假美猴王
分析孫悟空的形象:在"大鬧天宮"中,孫悟空身上表現出一種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為的戰斗精神;在"西天取經"中,孫悟空身上雙表現出一種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積極進取、永不妥協的理想主義精神。孫悟空的形象,在當時寄托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反抗邪惡勢力和戰勝自然災害的愿望,集中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和理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填空題
(1)《西游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他是 明 代小說家,全書共 100 回。
(2)我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是孫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鬧天宮。神仙師傅給猴王起的姓名是(孫悟空)請再寫出有關孫悟空的兩個故事名稱:智調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3)《西游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了七十二變、筋斗云等神通。
(4)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凈;(5)唐三藏 路阻火焰山,豬八戒 一調芭蕉扇
(6)豬八戒助力敗魔王,豬八戒三調芭蕉扇(7)八卦爐 中逃大圣,五行山 下定心猿。(8)《西游記》中“大鬧五莊觀、推倒人參果樹的是孫悟空。
(9)孫悟空出生在(花果山)。孫悟空西天取得“正果”后,被賜封為斗戰勝佛
(10)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疾惡如仇的是孫悟空 ;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豬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沙和尚 。
(11).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寫大鬧天宮的故事,是全書的精華部分,表現孫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寫唐僧的來歷、魏征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經的緣起;第13回-----100回寫西天取經.
(12).豬八戒又叫豬悟能,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獲罪下凡,誤投豬胎,曾占云棧洞為妖,后經菩薩點化,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_凈壇使者。
(13)《西游記》故事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代的高僧( 玄藏 ),唐僧師徒取經共經歷了(81 )難,經歷了(9 )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