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全套
②某校初三(2)班同學在閱讀《西游記》時,對唐僧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看法,為此語文老師組織了一場辯論,假如你是反方,針對正方辯詞該怎么說?
正方:我方認為,唐僧能歷盡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他意志堅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從來沒有動搖取經的決心;他心地善良,有仁愛之心,即使誤放妖魔,也不愿傷及無辜;他不求名,不貪財,是一個可親可敬的人。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正方:我方認為,豬八戒能吃苦耐勞,對師傅忠心耿耿。在與妖魔的斗爭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戰斗,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錯能改,樂于助人,是一個忠勇、善良、淳樸、憨厚的人。
②反方:我方認為,唐僧的仁愛之心是虛偽的,在懲罰為他一路除妖除魔的孫悟空時,毫不手軟;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人妖不辨,經常被魔鬼怪所迷惑,是一個毫無原則、是非不分、固執己見的人。
現代文閱讀解題思路
一、 整體閱讀,把握中心
八年級語文下冊期中復習提綱
整體閱讀一篇現代文,先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要了解一些非文本的相關信息,如文章的作者,寫作的時間,及作品后面的注釋等。因為這些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往往是解讀文章的關鍵。其次是對文本內容的整體認識,它包括:(一)理清文章脈絡,即了解文理。做到知曉文章每一部分內容是什么,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的關系,以及它們是如何彼此照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二)在理清文脈的前提下,跳出文章之外,博觀而約取,歸旨攝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對于大閱讀而言,看不清文章的中心主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容易犯斷章取義的錯誤。
二、提取信息,綜合加工
(一)理解型試題
其主要考查的要點是:一是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 對詞語含義的理解題
對詞語含義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三種情況:一是對指代作用的詞語內容的理解,如“其”“這”等。對于此類試題從技術層面上講先應找到指代對象的位置、范圍,再根據語境確定指代對象、內容;最后將答案代入原文分析是否恰當。二是對運用修辭手法詞語的理解。對于此類試題先要弄清修辭手法的自身特點,然后借助原文界定其具體含義。三是對術語(概念)的理解。先要從文章中找到與之相關的信息群,之后對其進行加工整理,使之轉化為通俗的文字。
2. 對文句含意的理解題
對文句含意的理解題往往是針對那些內涵比較豐富,主旨比較晦澀的句子,這些句子常常有以下特點:一是結構復雜;二是在文章中起關鍵作用,如文眼句、總括句、過渡句等。三是使用修辭手法;四是信息量比較大;五是主旨含蓄或內涵豐富,如具有潛在意、引申意、雙關意、多重意的句子。對于這些語句的理解都應緊密地結合語境,首先要分析文句與相鄰語句之間的關系,如復指、比較、呼應、總分、分總、說明、闡述、解說等,之后結合文章的中心主旨挖掘其深層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