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綜合性學習總復習
2、我國古代的車馬
(1)古書上常見車馬并舉。戰國以前,車馬相連。一般地說,沒有無車的馬,也沒有無馬的車。因此,古人所謂御車也就是御馬,所謂乘馬也就是乘車。古代駕二馬為駢,駕三馬為驂,駕四馬為駟。
(2)春秋時代可能有騎馬的事,但那只是極個別的情況。到了戰國時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從匈奴人那里學會了騎馬之術。此后才形成了騎馬之風。
(3)一車四馬為一乘。春秋戰國時代,按車乘的多少區分國之大小。天子是萬乘之國,諸侯是千乘之國。
3、我國歷史上或傳說中的名馬
(1)的盧馬,劉備的坐騎。(2)昭陵六駿,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馳騁沙場統一全國的六匹戰馬。它們分別是: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禍 和白蹄烏。李世民為紀念它們,將它們的形象雕刻在自己陵墓的石屏上。相傳六駿的圖形出自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之手。(3)白龍馬,《西游記》中唐僧的坐騎。本是西海龍王之子,犯了死罪,后被觀世音變為白馬,隨唐僧師徒到西天取經。(4)汗血馬,傳說中的良馬。產于大宛,汗水從肩部流出,呈血色,一日之內可以跑千里路。
4、與馬有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
(1)伯樂相馬(2)老馬識途(3)老驥服鹽車而上太行(4)按圖索驥(5)秦瓊賣馬
5、藝術作品中的馬
(1)畫馬名家:唐代的韓榦、韋偃,近代徐悲鴻(2)雕刻名作:昭陵六駿
(3)音樂名作: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賽馬》
6、 有人認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二者關系中伯樂起決定作用;也有人認為,只要是千里馬而不是駑馬,無論是否有伯樂,它在任何地方都會顯示出卓越的才能。你同意哪種觀點?說說理由。
觀點:我同意“只要是千里馬,總能顯示自己才能”的觀點。因為,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如: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員工,只要有才能,就能創造非凡的業績,從而贏得大家的認可。
7、 在“馬的世界”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要求每個組辦一期以“馬”為主題的墻報。請你為
小組墻報設計如下內容:3分
墻報的標題:馬的趣談(五彩繽紛的馬)
墻報的3個版面的內容:①趣味知識 ② 馬與文學 ③名馬故事
8、 如果請你做“馬的世界”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主持人,請你擬一個開場白,要求其中至少要引用一句含馬字的古詩,或者2個含馬字的成語。
同學們,大家好!馬是人類的朋友,現在,它離我們愈來愈遙遠了。為了增進對馬的了解,我們開展此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希望各位同學萬馬奔騰,為小組競賽立下汗馬功勞。讓我們一起走進馬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