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⑥作者由此得出了一個什么結論?舉例說明。
見課文第12段。伽利略從教堂掛燈鏈條的嘀嗒聲中得到的啟示;瓦特看見水燒開時水壺蓋震動而受到啟示等。
⑦ 體會11、12兩段中“大多數(shù)情況”、“往往”、“主要------之一”的作用。
要點:對內(nèi)容進行某種程度的限制,說明一般如此,但并不排除特殊情況,避免表意絕對化,用語準確。
⑧ 通過以上分析,作者順理成章地得出了一個什么結論?
要點:怎樣才能成為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態(tài)度意識及三個關鍵)(總結全文,中心論點)
四、思維訓練
1聽故事,動動腦
①從前,有個吝嗇的財主招不來長工,聰明的倪剛找上門去了。財主提了兩個條件。一是“別人不吃的東西你得吃”,二是“別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剛完全同意。中秋節(jié),財主家人將許多肉、果供祖賞月,倪剛去將這些供品吃個精光。春節(jié)那天,財主家都忙著拜年,倪剛卻去門前挖了墳坑,把財主氣得兩眼直瞪。想一想,對財主提出的兩個條件,財主和倪剛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②三國時,曹操手下有個主簿官楊修,聰明過人。一次,北方有個國家的使節(jié)、給曹操送來一盒精制糕點。曹操接過糕點來,隨手在盒蓋豎著寫了三個大字:“一合酥”寫完后曹操將糕點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楊修進來,看見這盒糕點后以及曹操的手跡,靈機一動,就自作主張把這盒糕點分給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聽從楊修的吩咐。不一會兒,曹操回來了,見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問是誰的主意。楊修不慌不忙地答道:“________________”。曹操聽了這話,連聲稱贊楊修聰明。
請你想一想,楊修是如何回答的?
2、讓我試一試
①24點(用5 6 3 3這四張牌通過加減乘除的運算得出24這個結果,每張牌只能用一次)
②動起你的巧手來:剪紙。(剪出你心中的圖案,給它取名,并把你的剪紙作品介紹給大家)
3、辯析思索
一天夜里,有一個小偷好不容易潛入一間屋子,結果除了一個氣息奄奄的老人外什么也沒有。他懊喪之極,正準備離去時,老人發(fā)現(xiàn)了他。
老人問:“是客人嗎?”他慌忙“噢”了一聲。老人說:“坐下來歇歇吧,外面很冷的。”他坐了下來。老人開始訴說孤獨,并感謝他深夜來看自己。從來沒有受到別人感謝的小偷心中十分感動。
從第二天起,小偷每天中午給老人送吃的去,還送衣服,老人再也不受凍挨餓了。這些食物和衣服是小偷從其他地方偷來的。
有人說,有些行為,評判時很難論其善惡。請你評一評這個小偷的行為。
4、根據(jù)對"生活"理解,改寫《苦樂年華》的歌詞。
生活是一團麻,那也是麻繩擰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線,也有那解不開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條路,怎能沒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飽含著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是七彩緞,那也是一幅難描的畫;生活是一片霞,卻又常把那寒風苦雨灑呀;生活是一條藤,總結著幾顆苦澀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著人生悲苦交加的苦樂年華。
五、閱讀練習
最 后 一 課
一位哲學家?guī)е囊蝗簩W生漫游世界,十年間,他們游歷了許多國家,拜訪了許多有學問的人,現(xiàn)在他們回來了,個個都滿腹經(jīng)綸。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來,說:“十年游歷,你們都已是飽學之士,現(xiàn)在學業(yè)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后一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