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
教師寄語:抱著一顆正直的心,專心致志于事業的人,他一定會完成許多的事業。——赫而岑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背誦課文,領會文章給人的啟示。
2、揣摩文中言簡意豐、生動傳神的對話描寫,品味文章用對話來刻畫人物、剪裁內容的表達效果。
1、 理解刻苦治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于國于己都意義重大的道理,從而重視學習,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應掌握的加點字的讀音。
卿( ) 邪( ) 涉( )
獵( ) 孰( ) 遂( )
2、解詞。
多務:
治經:
博士:
往事:
若:
見事:
二、理解探究
1、《孫權勸學》選自 ,它是由北宋 (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 體通史。
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①卿今當涂掌事。 ②肅遂辭蒙母。
③但當涉獵。 ④及魯肅過尋陽
3、解釋加點字人稱的用法。
①卿今當涂掌事 ②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③非復吳下阿蒙 ④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三、合作釋疑
4、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是 、 。
5、本文主要是通過 來表現人物,還運用了 描寫。
6.提問:呂蒙讀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7.寫出這篇文章給你的啟示。
四、課內精讀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把這段文字分成兩層,并歸納層意。
2、翻譯句子。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樣一句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后來比喻什么?
4、古人還有一句俗話,叫“三天不讀書,語言也無休”。這兩句合在一起,講的是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
炳燭夜讀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