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二則學案
1、解釋文中加粗的詞。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顧:________
2.給文中劃線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陳元方不再理會“友人”的原因是因為“友人“ ”又“ ”。
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陳太丘不守信用,約好跟朋友出行,結果不等友人來自己先走了。
b.陳元方小時候傲慢無禮,竟敢教訓長輩,目中無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親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無信”,“對子罵父”是“無禮”,可見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車引之”,是想哄陳元方帶自己去找他的父親。
5.友人已經感到慚愧,元方還是“入門不顧”,這樣做過分嗎?
答: 。
6、請分別用一兩個詞語評價文中的人物:
友人: 元方: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①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②為通好也。”元禮與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躇③。
【注釋】:①中表親戚:有堂表關系的親戚。②奕世:幾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樣子。
1.下面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隨父到洛(洛陽) b.為司隸校尉(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