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綠色蟈蟈
靜謐 篡奪 劫掠 酷愛 弱肉強食 篝火 喑啞 氣氛 螽斯 萵苣 啄(qián) (shǔn) (huì) (kuī) (tú) (tuò) 鉗子 吮取 喙 盔甲 屠夫 唾液二、整體感知1、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快速閱讀全文,找找看:文章介紹了蟈蟈哪些方面的特點?(外表、習性)2、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征? 綠色蟈蟈有哪些習性?作者主要寫了哪個方面的習性?(外表特征——“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教師明確速讀方法:找中心句,抓關鍵詞。板書: 特征:漂亮、嫩綠、苗條、勻稱 習性:叫聲---柔和,食性--- 蟬 2、請根據蟈蟈外形、色彩、聲音、食性等方面的特點合作編寫一個以“蟈蟈”為謎底的謎語。三、探究品味1、本文雖是一篇介紹蟈蟈的科普文章,卻不顯絲毫的機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說明文那樣平實,而是靈活生動,不拘一格。既有對昆蟲形象的描繪,又有個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對昆蟲蟈蟈充滿了喜愛之情,語言顯得生動感人。學生再讀課文,自由質疑,四人一組討論:a.你最喜歡文章中哪個段落?為什么?b.你最喜歡哪個詞語或哪個句子?為什么?請用“我喜歡 ,因為 。”句式回答。(也許有的同學喜歡“竊竊私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這些擬人的寫法,給人以親切自然的形象生動的感受;也許有的同學喜歡“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釣,它們之間從不爭吵”這擬人化的描寫,它親切自然,充滿了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2、作者不斷變換對綠色蟈蟈的稱呼,找出這些稱呼,說說作者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稱呼,這樣寫有什么效果。夜間捕蟬的蟈蟈——夜間狂熱的狩獵者入夜鳴唱的蟈蟈——夜晚的藝術家 歌手入籠喂養的蟈蟈——“我”籠里的囚犯飽餐蟬肉的蟈蟈——蟬的屠夫(作者不斷變換稱呼,使行文更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更深刻的印象。)3、作者在介紹蟈蟈的特點時,用了些什么方法?你覺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借鑒?
板書:
蟈蟈——蟬(叫聲)
對比 蟈蟈——鷹(捕食) 突出特征
蟈蟈——螳螂(食性)
“竊竊私語”、“津津有味”
擬人 “身材優美、苗條勻稱” 形象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