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通用2篇)
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 篇1
一.(4′)全卷書寫分。
二.(26′)完成1—8題。
1.選出書寫有誤的一項 ( )
a.洗濯 玷污 碌碌終生 絕處逢身
b.稀疏 雛形 紅燈綠酒 回味無窮
c.嬉戲 厄運 心曠神怡 異國他鄉
d.固執 懊惱 猝然長逝 問心無愧
2.自制表格分類整理下面的詞語。
固執 詛咒 扒竊 自豪 珍重 慷慨 閑適 稟告 回味無窮 多姿多彩 突如其來 舉世無雙
3.寫出《論語》中的六個成語。
4.仿寫。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
仿此句式,以“理想”開頭再寫一句子。
5.試簡析下面這個段的結構特點。
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第一次去露營,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見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鉛字印出來……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6.默寫。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 ?”(《學而》)
②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為政》)
③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 , 。”(《為政》)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述而》)
7.讀文答題。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那大鎖就“啪”的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 。
8.賞析。
饑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溫飽;
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離亂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榮。
理想如珍珠,一顆綴連著一顆,
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
美麗的珍珠鏈,歷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來,先輩照子孫。
①第一節詩的大意是:
②第二節詩的大意是:
③說一說第二節詩中“照”的作用。
④第一節詩與第二節詩有什么聯系?
三.(12分)完成下面9—12題。
落難的王子
有一個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聽不得悲慘的故事。每當左右向他稟告天災人禍的消息,他就流著淚嘆息道:“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運終于落到了他的頭上,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中,他的父王被殺,母后受辱自盡,他自己也被敵人擄去當了奴隸,受盡非人的折磨。當他終于逃出虎口時,他已經成了殘廢,從此流落異國他鄉,*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時遇到他的,見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聽身世。聽他說罷,我早已淚流滿面,發出了他曾經有過的同樣的嘆息:
“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
誰知他正色道
“先生,請別說這話。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難的王子撐著拐杖遠去了。有一天,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而我的耳邊也響起了那熟悉的嘆息:
“天哪,太可怕了……”
9.課文中的王子性情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10.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為什么會變得頑強地面對厄運?
11.說說這篇課文的寓意。
12.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厄運,你將怎么辦?用一兩句話來說說你的看法。
四.(14分)完成下面13—18題。
我的信念
瑪麗·居里
①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賦的才能,并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數周。我注視著我的女兒們所養的蠶正在結繭,這使我感興趣。望著這些蠶執著地、勤奮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們非常相似。像它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繭一般。
③近五十年來,我致力于科學研究,而研究,就是對真理的探討。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記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在后來獻身科學的整個時期,我丈夫和我專心致志,像在夢幻中一般,坐在簡陋的書房里艱辛地研究,后來我們就在那里發現了鐳。
④我永遠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擾和盛名的拖累。
⑤我深信,在科學方面我們有對事業而不是對財富的興趣。當皮埃爾·居里和我考慮要不要在我們的發現上取得經濟利益時,我們都認為不能違背我們純粹研究的觀念。因而我們沒有申請鐳的專利,也就拋棄了一筆財富。我堅信我們是對的。誠然,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的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受事業的強烈的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我從沒有把這種權益視為理所當然,因為在二十四歲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領和被蹂躪的波蘭。我估量過在法國得到自由的代價。
⑥我并非生來就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許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語的呵責,也會過分懊惱,因而我盡量克制自己的敏感。從我丈夫溫和沉靜的性格中我獲益匪淺。當他猝然長逝以后,我便學會了逆來順受。我年紀漸老,我更會欣賞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如栽花、植樹、建筑,對朗誦詩歌和仰望星辰也有一點興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我認定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這種科學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夠終生在實驗室里埋頭工作的主要原因。
13.讀第①段,說說居里夫人認為對待生活應有的態度。
①
②
14.讀②③段,回答:
①居里夫人對“蠶結著繭子”感興趣的原因是什么?
②“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這“某種力量”指的是什么?
15.讀⑤段,回答:
①文中“尋求現實的人”與“夢想家”有什么區別?
尋求現實的人
夢想家
②居里夫人對這兩類人的態度分別是什么
16.讀⑦段,回答:
①“他是一個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一句強調了科學家怎樣的特點?
②“科學的這種魅力,就是使我終生能夠在實驗室里埋頭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句中“這種魅力”指的是什么?
17.從本文中,可以看出杰出科學家具有怎樣的品質?用四個四字短語來概括。
18.談談居里夫人給你的啟示。
五.(14分)完成下面19—24題。
三件不能讓母親知道真實結果的往事
我是個鄉下孩子。母親是土生土長的鄉下人,沒什么文化。但沒文化的母親對孩子的愛并不會因為愚昧、不科學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親少一分,只不過有的時候會以“特別”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個周末,母親第一次搭別人的車來到縣縣城的一中。在遞給我兩罐咸菜后,又興奮地塞給我一盒包裝得挺漂亮的營養液。我驚訝地問母親:“咱家那么困難,買它干什么?”母親很認真地說:“聽人家說,這東西補腦子,喝了它,準能考上大學。”我摩挲著那盒營養液,嘟囔著:“那么貴,又借錢了吧?”母親一笑:“沒有!是用手鐲換的。”那只漂亮的銀手鐲是外祖母傳給母親的,是貧窮的母親最貴重的東西了,多年來一直舍不得戴,壓在箱底。
母親走后,我打開一小瓶營養液,慢慢地喝下那渾濁的液體沒想到我當天晚上便被送進醫院。原來母親帶來的那盒營養液是偽劣產品。回到學校我把它全扔了。
當我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母親欣然道:“那營養液還真沒白喝呀,當初你爸還怕人家騙咱呢。”我使勁兒點著頭。
一個炎炎夏日,正讀大學的我收到一個來自家里的包裹單。我急匆匆趕到郵局取郵包,未及打開那個晨三層外三層包裹得格外嚴實的小紙箱,一股濃濃的餿味已撲面而來。屏著呼吸打開才發現里面裝的是5介煮熟的雞蛋,經過千里迢迢的郵途,早已變質,發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動動腦子,這么大的城市,什么樣的雞蛋吃不到?大熱天的,還那么老遠從鄉下寄,肯定要壞的。
很快,母親讓鄰居代寫的信飛至。原來,前些日子家鄉正流行一種說法,就母親買5個雞蛋,煮熟了送給女兒吃,就能保兒女的平安,母親在信中還一再囑咐,讓我一定要一口氣吃掉那5個熟雞蛋……
讀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親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著我吃下了5個雞蛋。放暑假回家,母親問我雞蛋是否壞了,我笑著說:“沒有,我一口氣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親一臉的幸福,陽光般燦爛。
畢業前,我寫信告訴母親我有女朋友了。母親十分歡喜,很快寄來了一條紅圍巾。當我拿給女友時,她不屑地說:“多土啊,你看現在誰還圍它?”女友說得沒錯,城里女孩子,幾乎沒有一個圍這種圍巾的。
后來,我跟女友的關系越來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問她:“那條紅圍巾呢?”“那破玩意兒我再給你買一打。”我當然沒有要一打,只是心里充滿悲哀,為母親那條無辜的紅圍巾。
后來當我和妻戀愛時,我送給她的第一件禮物,就是跟母親那條一模一樣的紅圍巾,并告訴她是母親買的。妻很能珍惜。
后來,母親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說:“一條紅圍巾,一下子就幫兒子拴住了一個好媳婦……”
看著母親那一臉的喜悅,我當然不能告訴母親,這個媳婦不是用刀子那條紅圍巾“給拴住的”……
不過這是什么關系呢,我只要知道母親是愛我的,而我能給予母親的最大安慰就是——讓母親知道正是這愛成就了兒子的人生幸福,所以這三件事的真相我決定永遠不告訴母親。
(選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傾訴感動》)
19.用三句10字以內的話概括文中的“三件不能讓母親知道真實結果的往事”。
① ② ③
20.這三件事都寄予了母親不同的厚望,第三件事是希望我幸福,第二件事是: ;第一件事是: 。
21.文中一段交待“背景”的文字是: 。
22.體會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①那只漂亮的銀手鐲是外祖母傳給母親的,是貧窮的母親最貴重的東西了,多年來一直舍不得戴,壓在箱底。
②讀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親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著我吃下了5個雞蛋。
23.文中的“我”決定將這三件事的真相永遠不告訴母親的內在原因是:
24.從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試用一個句子進行表述。
六.(50分)完成下面25題。
25.題目:自擬標題,但標題中必須含“語文”一詞。
要求:字數500以上,文體不限。
第二單元
一.全卷書寫分共4分,根據下列標準進行評分:
4分:字體美觀端正,字、標點書寫正確,卷面整潔干凈。3分:字體端正,有三四處錯別字和標點錯誤,卷面干凈。2分:字體潦草,錯別字和標點較多,卷面較臟。1分:字體難看,不易辨認;錯別字和標點錯誤多,卷面較臟。
二.1.a 2.根據實況評改 3.不亦樂乎 溫故知新 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 三人行必有我師等 4.根據實況評改 5.這是一個總分總關系的段落,作者先總攬一筆,說“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再具體列舉了系列的“第一次”:露營、做飯、坐火車、坐飛機、看見雪……然后總收一筆,說“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具體詮釋了這種“真奇妙”的感覺 6.①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②思而不學則殆;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合乎題意即可,如: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惟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把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8.①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時代性;②人類一代一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展;③這個“照”字,既承接“瑩瑩光”,又照應第一節詩里“照亮”的“照”;④第一節講人類的理想步步提高,從溫飽到文明,從安定到繁榮,具有歷史性;第二節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
三.9.由生性多愁善感、脆弱變得堅強起來 10.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到厄運后歷盡苦難的磨練,性格起來了,所以能頑強地面對厄運 11.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12.根據實況評改,言之有理即可
四.13.①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②我們自己要有信心 14.①抓住“我”和蠶的相似點回答即可,如:這些蠶執著地、勤奮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們非常相似。②找準指代內容即可,如:對真理的探討 15.①抓住兩類人的不同特點及作者對他們的不同態度即可得分,如:尋求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的報酬;夢想家:他們受事業的強烈的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 ②對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對后者表示贊同 16.①扣住這一比喻句的含義回答,如:癡迷;②扣住本段中作者對科學的理解回答:如: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 17.從文章中找依據,如:專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溫和沉靜等 18.根據實況評改
(第15題4分;其余各2分)
五.19.根據實況評改,如:①賣手鐲買營養液;②夏天給我郵寄熟雞蛋;③給我的女朋友送紅圍巾 20.合乎題意即可,如:健康;上進 21.第一段 22.言之有理即可,如:①“最貴重”的東西拿來換了“營養液”,可見母親愛子之深,望子成龍之切;②“暖融融”寫出了“我”理解母親后的感動和幸福 23.讓母親知道正是這愛成就了兒子的人生幸福 24.母親是一個愚昧而沒有文化,但愛子心切的人(應抓住“愛子”“愚昧”這兩點來談)
(第22題4分;其余各2分)
六.25.根據實況評改
(本題共50分)
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 篇2
第一部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3分)
報酬( ) 蹂躪( )( ) 猝然( ) 嬉戲( ) 沉甸甸( )
2.“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這一詩句的意思是什么?(2分)
3.《理想》一詩結尾為什么不照應“照亮夜行的路”,而說“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2分)
4.“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請結合課文開頭舉的兩個例子加以分析。(2分)
5.為什么說“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請結合你的“第一次”加以說明。(2分)
6、原文填寫:(4分)
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傳不習乎?”
⑶化為成語“擇善而從”的一則論語是 。
⑷子曰:“歲寒, ”
7、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2分)
⑴人不知而不慍(慍: )
⑵學而不思則罔(罔: )
⑶見賢思齊焉(齊: )
⑷誨女知之乎(知: )
8、譯句:(2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你最喜歡《〈論語〉十則》中的哪兩則?請將它們抄寫在下面的方格內。(2分)
10、給下文括號選擇最恰當的句子( )(2分)
早霞漸漸變濃變深,粉紅的顏色,漸漸變成桔紅,以后又變成鮮紅了,而大海和天空 。就在此時,在那水天溶為一體的蒼茫遠方,在那閃爍著片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輪紅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陽,冉冉地升騰起來。
a.像一塊紅頭巾,鮮紅一片。 b.像殷紅的鮮血,溶為一體。
c.像一塊黃金,金光燦爛。 d.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紅一片
11、下列各句語序合理的一句是( )(2分)
a.大量事實證明,氣功療法不失為一種好的治療癌癥的方法。
b.過去產品的質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c.車間在沒有增加人員的情況下,我們調動群眾積極性,超額完成了生產任務。
d.干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這是很不合理的。
第二部分:
(一)
面對秋陽
①巍峨的大山,穿著威嚴的華裝,顯示它至高無上的存在和生命的永恒。跳躍的山溪,一路嬉鬧喧嘩,唱著歌兒,從大山的腳下流尚而過。大山覺得她有點兒玩世不恭。
②大山說:“你就不能 安靜點嗎?”小溪說:“那我的生命就結束了。”
③大山不以為然:“你姐姐也是水,她莊淑賢雅,像個大家閨秀,你怎么總是瘋瘋癲癲地亂蹦亂跳?”小溪回答:“她是被你鎖在山環里的一泓漂亮的死水,永遠流不出山巒的閨幃。我不喜歡做姐姐的疊影。”
④“湖里有片片白帆,”大山說,“還有游人的彩艇。”“可是姐姐快樂嗎?”溪水詢問大山說,“我怎么總聽不見她的歌聲?”
⑤“她的日子過得比你安閑多了。”大山以洪亮的聲音回答,“多少游人流連忘返,多少照相機為她的倩影折照。”溪水在亂石中蹦跳著,對著大山咯咯地笑了:“她自由嗎?她能像我這樣無拘無束地撒歡嗎?她知道山外世界的色彩嗎?她——”
⑥大山怏怏不快地打斷了小小溪流的話:“你要的是哪家的自由?你瘋瘋癲癲地要流淌到哪兒去?你誕生在大山腳下,就該有大的遺傳基因。我站在這兒一動不動,與天上日月星辰為伍,已經有幾千年了。我看見只有咱們這座大山的后代,最安分守已,最克已讓人,最文明古老,最格守山規。”小溪依然笑著,一束束浪語向大山提出質詢:“你是挺高的,高得可以和天穹媲美。可是您知道月亮上有飛船著陸過嗎?你知道你頭上有‘太空行人’經過嗎?”
⑦大山仿佛得了聾耳癥,反問腳下的小溪說:“你說什么——你說什么——月亮上只有搗藥的兔兒爺和嫦娥,什么時候有過‘飛船’落腳?幾千年來,除了太陽、月亮、星星和云彩出現在我的頭冠之上,再沒有別的東西比我高了,哪兒有過什么‘太空行人’?”“您確實是太老了。”小溪的歌聲里出現了幾分憂傷,“只知采集昔日在地日月之精華,不知吸吮今日宇宙天穹之甘露,這樣下去,您的靈魂會枯萎的,直到沒了大山的魂魄!”
⑧大山火了,向小溪狂吼道:“站住——你給我停下奔跑的腳步!”小溪被大山的施威嚇哭了。每束躍起的浪花,都是她日瑩的淚雨。是的,她生于斯,長于斯。山表里不斷奔涌而出的泉水,是生養她的母體;溝舊社會中阻擋她的嶙峋怪石,又賦予她一往無前的勇氣。但是,像遠祖大山那么僵直、一動不動地站立,與其說活著,還不如說已經死去。因而,她淚花飛濺地向大山告別說:“不,我沒有姐姐的安分,我向往山外的江,山外的河——我要和流淌著的大江、大河并網挽臂,在流動中燃燒自己,發熱,發電,發光!”
⑨大山憤怒了,向小溪發出最后告誡:“你知道嗎,大江大河最后的歸宿是大海,那你就完全沒了‘大山家族’‘山不可移’的本性了!”“只有流動,生命才能永恒。”小溪的淚雨化作搖撼山岳的濤聲,“再見吧——我的遠祖——”
12、依次寫出文中表現大山對小溪不滿情緒的詞語。(2分)
13、分別概括大山與小溪的外在特征和內在性格。(4分)
大山:外在特征:
內在性格:
小溪:外在特征:
內在性格:
14、說說你對“您確實是太老了。”這句話的理解。(不要超過30個字)(2分)
15、下列對上文有關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運用擬人手法,通過對大山與小溪一問一答的描寫,揭示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b、文中側面寫“湖姐姐”“莊淑賢雅”,意在說明不同的自然景物具有不同的特點。
c、第⑧段與小溪的來歷是為了說明小溪向往山外并不間味著背叛自己的祖先。
d、“再見吧——我的遠祖——”是在告別守舊,體現了小溪沖破保守勢力的勇氣。
16、作者在文中說“只有流動,生命才能永恒”,請就這句話談談自己的感想。
(二)
“送你一座昆侖山”(葉文玲)
西行歸來上車前,我給家里發電報,末尾特地注上:請來兩人接。
兒子和女兒都手舞足蹈:媽媽是從敦煌回來的,一定帶回來好多好多哈密瓜。接站的同志剛提下紙箱子就滿頭大汗:虧你這勁頭,你想回來當水果店老板還是怎么的?我只能陪笑。
到家后一解繩子,“秘密”全揭了:紙箱中裝著的,是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在大家失望而又驚異的嘖嘖聲中,我卻忍不住得意:我帶回的這些石頭,可比哈密瓜貴重得多了,要知道,它是整整一座昆侖山啊!
這次西行青藏線,我有許許多多收獲,這座“山”,便是高原給我的饋贈之一。
我是個“石頭迷”。我對石頭的喜好,是自小就有的,是故鄉的山水牽動起來的愛癖。
這些年,天南地北地走了許多地方,我總要帶回幾顆該地的石子兒。于是,我案頭,書架前的小盤子里,有了各種各樣的小石頭。工作之余賞看時,總覺得它們在以多姿多彩的姿態,在低詠淺唱,吟誦著一首首令我情思飛動的詩篇。
此去青藏線,我原以為只會見到荒涼的沙漠,單調而冷峻的雪山。誰知道,就是這雪山沙漠卸埋藏著許許多多的“奇跡”。
一到格爾木,我便被兵站中的一座“假山”驚呆了,這山好奇崛!說它是假的,它分明是一座真山,峭拔、巍峨,完全是昆侖山的“雛型”;說它“真”,這實在又是一塊塊怪石堆砌而成的。哦,怪就怪在這些石頭一塊塊都是天生“麗”質,奇妙無比,且能獨立成“形”,很像各種各樣的動物: ……總而言之,你看著是什么就像什么,真是千姿百態,極呈天趣。戰士們看我癡癡的樣子,都笑了:好石頭有的是,回頭帶你去轉轉,我們送你一座昆侖山。
好大的口氣!但不久,我就服了:綿延幾千里的青藏線上,在各個兵站的大院,都聳立著一座座這樣的昆侖山。
西行千里青藏線,我聽到了許許多多令我敬嘆不已的故事。我聽說青藏線最早的開拓者——慕生忠將軍帶領的一支駱駝隊,怎樣走了七個月又四天,才勘踏出這條世界上最高的穿越高原的路線;我還聽說了,在1956年,我們總后部隊的汽車兵,怎樣被特大暴風雪圍困在唐古拉整整二十五個晝夜,要知道那是零下47度斷糧斷炊的二十五個晝夜,大家*喝雪水充饑,人人口鼻下掛著幾寸長的冰凌柱……我還聽說了:高原風雪暴虐,車流被堵是家常便飯,那兒的風速,通常都是四十秒米,圍墻、樹,一夜就被摧毀不見。就在這樣艱苦卓絕的條件下,我們的高原汽車兵,年年復年年,以繞地球十多圈的路程,把幾十萬噸物資,源源運送到西藏……
行行復行行,來從千山萬山里,歸向千山萬山去。一路上,我聽到的、看到的,還有許多許多……
戰士們是說話算話的,臨別前,他們果然給我裝上了這一箱由各處撿拾的大石頭,真沉啊!我汗涔涔,也喜盈盈,我知道:這是非同尋常的禮物,這里頭不單單有山的分量!
我的書架上,果真又立起了一座“昆侖山”,它是這樣壯美,不能不教我原先撿拾的那些小石子兒黯然失色。這“山”的姿顏是這樣冷峻,風骨是這樣峻,威勢是這樣峭拔,啊,它給了我這樣多難以言喻的力的啟示和美的享受……
17.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寫到“秘密”揭開后,在大家“失望而驚異”時,“我卻忍不住得意”。(3分)
⑴大家為什么“失望”?
⑵大家為什么“驚異’?
⑶聯系全文看,我為什么“忍不住得意”?
18.這篇散文中,不少詞語都具有雙重意義。如第五自然段中,“這雪山沙漠卻埋藏著許許多多的奇跡”中“奇跡”一詞就是如此,請綜觀文意,概括出“奇跡”的雙重含義。(2分)
“奇跡”一是指 ,二是指 。
19.在第四自然段,作者寫對家鄉和天南地北石頭的喜愛,綜觀全文,這樣寫有什么作用?(3分)
20.第六自然段的橫線上,原文對“怪石”有一段描寫文字。請你展開想象,以“有的像”開頭,寫四句與上文銜接得當的比喻,構成一組排比句,描寫出你心目中“怪石”的形象。(3分)
21.全文的脈絡非常清晰,在文章的開頭設置懸念后,作者是按照怎樣的脈絡來組織全文的?(2分)
“愛石”→( )→( )
22.這是一篇典型的借物詠志的散文。綜觀全文,作者所“詠”之“志”是什么?(2分)
(三)
一個乞丐很早就上路了,當他把米袋子從右手換到左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的灰塵時,一顆大而晶瑩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會兒,把手掌遞到唇邊,對露珠說:“你知道我將做什么嗎?”
“你將把我吞下去。”
“看來你比我更可憐,生命完全操縱在別人的手中。”
“你錯了,我還不懂什么叫可憐。我曾滋潤過一個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讓她美麗地開放。現在我又將滋潤另一個生命,這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運,我此生無悔了。”
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腳步。
23、從“看來你比我更可憐”這句話,可看出乞丐的生活態度是 。(2分)
24、“這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運”一句中的“這”指代什么?(在原文中用波浪線標出)(2分)
25、乞丐為什么“一下子停住了腳步”?把下面選項中正確的一項填入括號內。( )(2分)
a、想要把露珠吞下去。 b、為自己的“可憐”而感到自卑、自慚。
c、被露珠的生活態度所震撼。 d、對露珠所起的偉大作用持懷疑態度。
26、作者通過對露珠的語言描寫,反映出露珠的 的生活態度。(2分)
第三部分:(40分)
讀了《第一次真好》一文后,難免不引起人對自己第一次的回憶。請以“第一次”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記寫自己的某次“第一次”,題目自擬。字數500字以上。
第二單元檢測題答案
1.略 2.理想的實現,往往要經歷多次挫折和失敗,或者不像預期那樣切近,起初對長期性估計不足,越到后來越是認識其艱巨性、長期性。 3.“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象征大好形勢。新的歷史時期,麗日當空,春色一片,是中國人民實現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4.好在奇妙,好在新鮮而刺激,好在回味無窮。具體一點說,第一次見柚子樹,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第一次見到孵出的小鳥,更有一陣驚喜。 5.略 6.略 7.⑴生氣,發怒⑵迷惑⑶相同⑷知道 8.略 9.略 10.d 11.d 12.“不以為然”、“怏怏不快”、“火了”、“憤怒” 13.大山①巍峨、威嚴、僵直②頑固、保守、自負、專制;小溪①活潑、機敏②向往自己、勇于突破、理解生命 14.要點:①字面意思:你年紀太大了。②言外之意:你太愚昧無知了,思想太落后了,太頑固保守了。 15.b 16.略 17.⑴因為沒有期待中的哈密瓜。⑵因為不理解“我”為什么會帶回這么多石頭。⑶因為這些石頭是“我”西行青藏線最大的收獲。 18.要點:昆侖山戰士的精神;中華民族 19.襯托出對昆侖山石的喜愛之情。 20.略 21.愛石;愛昆侖山石;愛昆侖山上的戰士 22.是對昆侖山戰士們艱苦奮斗、不怕困難的精神的頌揚。 23.對自己的生活過于悲觀失望。 24.“這”指代“曾滋潤過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讓她美麗地開放。現在我又將滋潤另一個生命”。 25.c 26.不計較個人得失和勇于奉獻、努力實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