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案設計(精選2篇)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案設計 篇1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動物笑談》,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流程”“說板書設計”五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這一單元的課文圍繞“生命之趣”選編了四篇寫動物的文章,本課描繪了鳥的各種生動的情態,并且由鳥及人,借物抒情,通過寫鳥來寫自己對那種自由自在、瀟灑自信的美好生活狀態的向往和喜愛,也含蓄表達作者對于人生社會的思考。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生命之趣”,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
2.把握文章脈絡及作者散文小品的風格。
能力目標:
1、默讀課文,勾畫重點語句把握文章思路。
2、指導學生通過摘錄和勾畫,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3.理解狀物散文的特點托物言志。
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寄托著作者對無拘無束的生活的向往和對囚籠般現實的不滿。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作者對鳥的情感,我確立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文章內容,理解狀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對于動物的體裁興趣極大,本課的出現,可以讓學生感受作者對鳥的摯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學生一次特殊的情感體驗。同時七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情感主題并不難,但如何把作
者的情感理解加深一個層次及語言品味還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希望借這篇深厚而美好的文章喚醒孩子們的愛心,珍惜和平自由的生活。
三、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而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要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此,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默讀法,合作探究法、教師點撥法。
(二)說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對象所采取的研究態度。”具體而言,就是引導學生在興趣和質疑中學會學習。根據以上依據,我采用的學法有:默讀法、合作探究、談論法,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精讀課文,細節探究
總結課堂,拓展延伸
布置作業,課后鞏固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導入情節的創設,是興趣激發的一個重點,也是創設學習氛圍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我會用富有感染力的話語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具體設計:同學們,你們家養過鳥嗎?養的都是什么鳥?又是怎樣養鳥的呢?(生)養鳥是一種悠閑,更是一種樂趣,今天讓我們走進文學大師梁實秋,看看他筆下的鳥是什么樣子的。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話題說起,增加學生的親切感,同時便于下一步展開教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將重點字音及成語解釋在書上進行勾畫和補充,進一步熟悉課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關于作者
梁實秋,(1903—1987),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譯有《莎士比亞全集》。《雅舍小品》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被譽為
“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實秋散文經典。今天我們所學的《鳥》則是這類散文的典范。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文中表現“知性”的。(設計此環節是為了拉近學生和作者之間的距離,也進一步了解作者。)
2.朗讀課文,把握生字詞。
摶(tuán)羽翮(h?)蜷伏(quán)柵欄(zhà)飲啄(zhuó)呱呱(gū)曳著(ya)長喙(huì)豐腴(yú)迷惘(wàng)鳶鷹(yuān)
(此活動針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開展,有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3.整體感知。
閱讀時,要求用著重號標出課文寫作的對象,用橫線標出劃出寫鳥的特點的文字,用波浪線標出作者愛鳥體現在哪些方面,用著重號標出作者悲鳥的內容,批注自己閱讀的感受。
4、理解課文的結構
理解文章整體結構,要注意通過文章的結構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結構方式為提出對象,對對象進行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點明意義。理解結構要從抓線索或文眼入手。
第一部分(①):提出全篇主旨
第二部分(②):籠中鳥的苦悶。
第三部分(③~⑥):自由之鳥可愛。
第四部分:(⑦)不自由的鳥不可愛。
(此環節通過對于課文行為思路的把握概括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精讀課文,細節探究
默讀課文,合作探究:
1.第5段“我對鳥并不存任何幻想”中“幻想”的含義是什么?“我”對其不存有幻想的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在文中寫了哪幾種鳥?作者對這些鳥的
態度分別是怎樣的?
作者寫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籠中鳥、令人喜悅的鳥、蠻橫無情的鳥以及令人悲苦的鳥。看到觸目驚心的籠中鳥,作者是無比的關注;在四川欣賞到令人喜悅的鳥的聲音、形體,作者對這些鳥是充滿“愛”的;對蠻橫無情的鳥,無法幻出詩意;看到那些令人悲苦的鳥時,作者則是充滿同情。
3.前面4節寫作者對鳥的喜愛,為何后面兩節卻寫了“悲苦”“傷感”之情?這兩種矛盾的感情出現在同一篇課文里是否不太協調?
4.“再令人觸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見的辦在籠里的小鳥兒了,但是我不忍看。”作者為什么不忍看?
(設計這幾道問題,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5、品析下面句子,說說它們好在哪里。
在文中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反復朗讀,并寫上旁批,說明喜歡的理由。
6、這篇文章整體上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此環節主要讓學生感受本文的語言風格,體會擬人比喻等手法的好處,把握關鍵詞語來賞析文章,體會情感)
(四)總結課堂,拓展延伸
1、積累有關鳥的古詩詞名句;
2、積累有關自由的名言警句。
(此環節設計讓學生在笑的同時感受到人和動物之間的平等,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活,是情感上的再加深)
(五)布置作業,課后鞏固
1、閱讀梁實秋的其他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懷。
2、試著向作者學習,用生動筆調為你所熟悉的動物寫一個“素描”。
(此環節設計有讀有寫,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四、說板書:
板書能幫助學生更清晰、更明了地理清課文的層次,概括出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優點:做到了長文短教,梳理情節時給出幾個關鍵句,讓學生填空,既做到了梳理情節,又可有效篩選信息。
在講到梁實秋對自由的向往時我例舉了很多相關的詩文,如莊子的曳尾涂中,裴多菲的自由詩,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等,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主旨。
有講有練。這一單元主要是講人與動物的關系,很多學生都有養小動物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從來歷外形性情趣事四個方面寫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大部分學生有話可說,而且語言生動形象,比如二班魯曉倩同學給自己的寵物取名為“蛋炒飯”,是一只小兔子,題目就很引人注目。
有一些學生無從下筆,這時候我給學生播放了《瘋狂動物城》里面的經典片段,給大家一個直觀的形象,有同學寫道“珍愛生命,遠離樹懶”,有同學摹寫了樹懶的外形及動作……所以,寫作要善于抓住契機,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這樣才能有路可尋。
不足之處:生字詞沒有檢測,應該在學完之后立即檢測,加以鞏固。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案設計 篇2
【單元學習目標】
一、學習用對比、象征的修辭手法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抒發思想感情。
二、通過對不同的寫作方法的分析,理解其對表達主題思想的作用。
三、理解“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思想意義,培養勇于奮斗的意識。
【基礎知識學習】
一、敘述方式有:順序、倒敘、插敘等。
二、圈劃符號介紹:
1.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意思。一般來說,詞語用圈點(實點、小圈、大圈等),句段用線框(虛線、直線、曲線、粗線、線框等)。
2.句子成分常用符號:主語(雙線)、謂語(單線)、賓語(曲線)、定語、狀語[]、補語〈〉、中心語……
3.圈畫的符號不能太復雜,雜了就會搞不清;圈畫的內容不能太繁多,多了等于沒有。要克服任意圈畫的壞習慣。
【教學安排】
《密室日記》二課時。
《你是我的辭典》二課時。
《生命之線》一課時。
《石縫間的生命》一課時。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二課時。
【每周一詩】
1.背誦王駕《古意》:
夫戍蕭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背誦范仲淹《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2.王駕,唐代詩人。
3.范仲淹,宋代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