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材分析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題材豐富;有南極探險,有荒島求生,有攀登珠峰,有探索太空,有追問太陽:本單元文體多樣;有傳記,有小說,有通訊,有演講詞,有神話、寓言。本單元課文情節引人人勝,主題令人深思,語言回味無窮。這一切將使師生對這個單元的“探險之旅”充滿興味。
《偉大的悲劇》節選自茨威格的人物傳記《奪取南極的斗爭》的后半部分(題目為編者所加),寫的是20世紀初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與挪威探險家阿蒙森角逐南極點失敗后,和他的隊友在歸途中悲壯覆沒的故事。作者飽含感情,以優美的文字,再現了發生在那茫茫南極冰原上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但作者敘寫這個故事,絕不是為了讓讀者感到有趣,也不僅僅是為了感動讀者,而是讓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的價值在哪里?作品給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它應該是一粒種子,深埋進學生幼小的心底,在將來適當的時候能夠發芽、開花、結果,成為他們“精神的底子”里不可缺少的內涵。
《荒島余生》節選自世界名著《魯濱孫漂流記》(題目是編者加的)。課文節選的部分,沒有多少故事情節,而主要寫魯濱孫遭遇海難后初陷荒島時,由于孤獨絕望而產生的內心矛盾,最后戰勝自我,獲得新生。在許多國家,這部作品一直被當作兒童必讀的“生活教科書”。法國著名哲學家盧梭認為,這是一部連亞里斯多德或現代人的作品都不能比擬的關于教育的論著。
《登上地球之巔》是一篇通訊,節選自原新華社社長郭超人的長篇通訊《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題目為編者所加)。課文寫中國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壯舉。學習這篇通訊,可以激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真正的英雄》是美國總統里根為紀念“挑戰者”號遇難的全體宇航員而發表的演講詞。“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劇,它的影響不僅僅是美國的而且是世界的。里根的這篇演講詞聲情并茂,它既是令人悲痛的,又是鼓舞人心的。從長遠眼光看,學習這樣的課文,對于兒童今后的思想成長是有幫助的。課文中深沉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內涵,眼下可能還不能懂,但長大后一定能理解。
《短文兩篇》都與太陽有關,體現了人類的探索精神。教學時以讀讀背背為主,弄懂大意,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綜合性學習是“漫話探險”,圍繞“探險”這個話題,設計了三個活動,供師生選擇。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目標是:
1.對人類探險及其意義有一定的認識,學習探險家樂于探究進取、勇于挑戰自然與自我的精神,
2.了解在探險過程中必備的生存知識和基本技能;
3.在活動中培養戰勝困難與挫折的勇氣和信心,
4.在活動中培養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清晰明確地陳述自己觀點的能力。
三項活動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條件,任選一項,學生可自由組合,分成三個活動小組,每組開展一項活動。三項活動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根據需要相繼開展。一般來說,同時進行便于在課時上作統一的安排,除了前期準備外,兩節語文連堂即可完成。但相繼開展教育面更大一些,在某一小組開展某項活動時,其他兩組的同學便可前往觀摩,甚至互派“探險小記者”作及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