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起自信的風帆》教學設計(精選3篇)
《揚起自信的風帆》教學設計 篇1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了解自信與自負和自卑的心理特征,以及它們與成功的關系。
b、了解樹立和增強自信的方法
(2)能力目標
a、學會正確評價自己
b、盡量避免自信的兩大誤區——自負與自卑
c、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增強自信心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a、樹立自信的生活態度
b、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增強自信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自信的含義、自信與成功的關系及樹立自信的方法。
教學難點:
區分自信、自負、自卑三者之間的不同表現。
(三):課時建議
建議用4課時。用1課時讓學生從多角度把握自信的含義,區別自負、自卑與自信。用1課時說明自信與成功的關系。用2課時以以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樹立和增強自己的自信。
(四):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我能行”
故事導入:
小澤征爾是日本的名揚世界的指揮家。在一次音樂指揮家大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時,發現有幾處不和諧的地方。開始,他以為樂隊演奏錯了,便停下來重奏,結果依然如故。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鄭重申明:樂譜沒有問題。面對幾百位權威人土,小澤征爾思考片刻,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判席上立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原來,這是評委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前兩名參賽者就是因為盲從權威而被淘汰了。小澤征爾終于獲得大賽的桂冠。
教師提問:他的成功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引入課題——“我能行” 。“我能行”是一種信念,是人們在沙漠中看見的一片綠洲;“我能行”是一種膽量,是載著人們走向成功之路的思想之源;“我能行”是一種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烈的競爭中大顯神威。
試一試:
1、唱一首你喜歡的歌
2、畫一幅你最擅長的畫
3、朗誦一篇文章:《欣賞自己》(書本22頁)
剛才這幾位同學表現非常出色,敢于說出“我能行”,敢于表現“我能行”,敢于體驗“我能行”,這種我能行的態度就是自信。
導出自信的概念:自信又叫自信心, 是人們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知道自己的長處和優勢,能愉快地接納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簡單地說,就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積極感受。
比一比:請同學們看下列圖表,你對自己的哪些方面比較滿意并有信心呢?在同意的項目前畫“√” 。評選“自信之星”
演一演:評選之后,請大家觀看自信者風采的幾幅照片并在腦海中想象他們自信
的神態,并在內心體驗一下,同學上臺展示自信者的風采。
然后請同學們完成一道連線題: 從學生的討論中引入自負、自卑與自信的話題。
欣賞幾幅漫畫,結合《青蛙的故事》
問:自負者、自卑者有何特點?
自負者只看到自己的優點
自信者既看到優點,又看到缺點
自卑者只看到自己的缺點
演一演:這三者言談舉止各有不同。
議一議:自負和自卑各會給人帶來什么影響?
說明自信、自負、自卑的區別,對人產生的不同影響。
《揚起自信的風帆》教學設計 篇2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自信與自負和自卑的心理特征,以及它們與成功的關系。
2、了解樹立和增強自信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學會正確評價自己
2、盡量避免自信的兩大誤區——自負與自卑
3、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增強自信心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樹立自信的生活態度
2、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增強自信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自信的含義、自信與成功的關系及樹立自信的方法。
教學難點:區分自信、自負、自卑三者之間的不同表現。
(三):教學內容:
第一框 “我能行”
故事導入:
小澤征爾是日本的名揚世界的指揮家。在一次音樂指揮家大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時,發現有幾處不和諧的地方。開始,他以為樂隊演奏錯了,便停下來重奏,結果依然如故。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鄭重申明:樂譜沒有問題。面對幾百位權威人土,小澤征爾思考片刻,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判席上立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原來,這是評委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前兩名參賽者就是因為盲從權威而被淘汰了。小澤征爾終于獲得大賽的桂冠。
教師提問:他的成功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引入課題——“我能行” 。“我能行”是一種信念,是人們在沙漠中看見的一片綠洲;“我能行”是一種膽量,是載著人們走向成功之路的思想之源;“我能行”是一種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烈的競爭中大顯神威。
試一試:1、唱一首你喜歡的歌
2、畫一幅你最擅長的畫
3、朗誦一篇文章:《欣賞自己》(書本22頁)
剛才這幾位同學表現非常出色,敢于說出“我能行”,敢于表現“我能行”,敢于體驗“我能行”,這種我能行的態度就是自信。
自信的含義:是人對自身力量的自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通過小組表演:讓學生自身感受自信,自卑,自負的表現。
并結合《青蛙的故事》
問:自負者、自卑者有何特點?
自負者只看到自己的優點
自信者既看到優點,又看到缺點
自卑者只看到自己的缺點
議一議:自負和自卑各會給人帶來什么影響?
說明自信、自負、自卑的區別,對人產生的不同影響。
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說明:自信對理想的實現有著巨大的力量,只有自信才能助人攀登成功之顛。
通過發現dna弗蘭克林的故事,引出自卑會導致失敗。通過關羽和馬謖的自負故事引出自負的后果是遠離成功。
提問:自卑與自負為什么會失敗?——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所導致的。
通過一些名人的故事,你認為自信的人有哪些心理品質?
樂觀,好奇,專注
議一議:為什么說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第三框 唱響自信之歌
故事導入: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叫子輿(yu)的人,上天賦予他很多缺陷:駝背、隆肩、脖筋朝天。朋友問他:“你討厭自己的樣子嗎?”他回答說:“不!我為什么要討厭自己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變成一只公雞,我就用它在清晨報曉;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變成彈弓,我便用它打斑鳩(jiu)烤了吃;假如上天使 我的尾椎骨變成車輪,精神變成馬,我便乘著它周游世界。上天賦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為什么要討厭它呢?”
說明:每個人身上都存在一些不足,但并非每個人都產生自卑。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面對不足時,你采取了什么樣的態度。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則故事:有個人問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這么活著不覺得痛苦嗎?”這位盲人回答說:“我痛苦干什么?和聾子相比,我能聽見聲音;和下肢癱瘓者相比,我能行走;和啞巴相比,我能說話。生活如此善待我,我為什么要痛苦?相反,我活著很快樂,也很充實。”一位盲人面對不幸,沒有怨恨,沒有自卑,只有對生活的感激——感激在命運給予他不公平的同時,生活恰如其分地填補了這份缺陷,賜予他一顆樂觀豁達的心。看圖說話:
誰的本領大?
從中悟出的道理?
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長處與短處;應多看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不過分關注缺點。
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分發紙片,讓學生寫出自己欣賞的同學姓名及他的的優勢和長處,收上來后請被寫的同學談感受。
善于發揮優勢與長處 大膽嘗試 接受挑戰 創造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產兒,沒有成功,就不會自信。什么是成功呢?是不是只有名人、學習優秀者才有成功呢?應該說,在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中都有成功的記錄。例如,你第一次學會了做飯、第一次獨立生活、第一次因進步受到老師的表揚、第一次在某項比賽中取得好名次等等。成功的生活經歷,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喜悅,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使我們更加自信。現在就讓我們通過活動來回憶那幸福的時刻。
活動題目:《成功的喜悅》活動步驟:每個人找出自己成功的生活經歷,在小組或在全班進行交流。
目的:通過回顧自己成功的生活經驗,增強自己的自信。
教師:每當回憶起自己成功的生活經歷,都會給我們帶來喜悅,增強了信心。但是任何一次成功都不是等來的,哪怕是一次微小的進步,也需要我們為之而努力奮斗。我們也要勇于面對自己的不足,積極行動,增強自己的實力。
教師舉例:在我所教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學生:王某從小說話就結結巴巴,說一次話要停頓幾次。升入初中后,他勇于正視不足,并積極付諸行動。課上他積極舉手發言;多次主動要求時政演講;課后他盡量和同學在一起談天說地,任何訓練表達能力的機會,都不放過。幾個月后,在班級舉行的演講比賽中,他獲得了第一名。
做自信的中國人
自信之歌,回蕩在個人成長的努力之中,回蕩在民族振興的奮斗之中。我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一個有強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會在國際交往中自覺地展示我們中國人的氣度和風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因為人格和國格,即個人的尊嚴和國家民族的尊嚴,在同外人交往中,這兩者是血肉相聯的。沒有國家民族的尊嚴,個人的尊嚴得不到保障;同樣,沒有個人的尊嚴,國家民族的尊嚴也難以得到維護。
舉例:著名的愛國將領吉鴻昌,有次,在美國考察。一天,他和國民政府駐美大使館的一名參贊一起到郵局寄包裹。郵局工作人員問他是哪國人?吉說:“我是中國人。”郵局工作人員這時非常高傲而輕蔑地聳著肩膀說:“中國?我不知道中國。”說完還哈哈大笑一番。陪同去的那位參贊悄悄地對正在怒火中燒的吉鴻昌說:“你為什么要說自己是中國人呢?你說日本人他就會熱情地接待你......”不等說完,吉鴻昌便怒不可遏地大聲訓斥道:“你覺得做一個中國人丟臉嗎?我覺得做一個中國人很光榮!我吉鴻昌死不當洋奴!”說罷怒氣沖沖地回到使館,立即找了一塊木牌,寫上“我是中國人”幾個大字,在美國期間,一直佩在胸前,以示抗議美國人對中國和華人的歧視。
活動設計:《未來中華英才大聚會》演講比賽
1.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了解我國的發展,我們國家日益興旺發達,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把個人的自信上升為民族的自信,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緊緊聯系起來。
(四)教學反思:
讓學生從多角度把握自信的含義,通過學生小組表演區別自負、自卑與自信。通過生活中的例子說明自信與成功的關系。用小組互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樹立和增強自己的自信。
《揚起自信的風帆》教學設計 篇3
主題班會教案
主題班會教案《揚起自信的風帆》
活動的背景
8班學生一直有上課不愛回答問題的特點,究其原因是怕出錯、怕出丑、總認為自己能力不夠,這顯然是自信心不強的表現。現在進入初三以后面臨畢業升學,自信心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自信心的問卷調查也發現部分同學缺乏自信心。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一節“我是最棒的-----揚起自信的風帆”主題班會。希望通過這次班會讓班級成為一個充滿溝通,充滿理解,充滿自信,充滿理想的空間。
教學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能夠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態面對人生,迎接挑戰。
2、通過同學相互間的贊美,感受被他人認可的快樂,同時學會欣賞他人,接納他人。
3、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形成向上、樂觀、充滿自信等健康心理,以良好健康的最佳心理狀態去學習和生活,迎接中考。
教學準備
1、進行自信心問卷調查,并進行統計。
2、學生準備故事《把斧頭推銷給小布什》
3、準備好小卡片,用于激勵小語贈同學這個環節。
4、收集《相信自己》的帶flash動畫的歌曲。
5、制作powerpoint教學課件。
設計思路
第一步:了解什么是自信 第二步:自信的重要性
第三步:如何培養自信 第四步:通過游戲活動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設計
1、由心理學家所做的實驗引入。將一只跳蚤放入杯中。開始,跳蚤一下子就能從杯中跳出來。然后,心理學家在杯上蓋了透明蓋,跳蚤仍然會往上跳,但是碰了幾次蓋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
2、學生根據心理學家的實驗發表自己的見解。
3、根據學生的見解提出什么是自信。
4、故事欣賞:學生講《把斧頭推銷給小布什》的故事。同時讓學生討論喬治赫伯特取得成功的原因,并列舉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的事例。
5、根據學生的見解,講述自信的重要性。讓學生相信我們的大腦的開發只有5%左右,只要把我們的潛能發揮出來,別人能做到的事,我們自己也一定能做到,相信自己,只要堅持不懈地積極進取,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6、如何培養自信心。介紹增強自信心的七種方法。
7、慧眼識英才:我為同學找自信。根據自信心的調查統計結果,挑選出班里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同學(活躍調皮的、默默無聞的、學困生),讓每位同學說三位同學至少一個優點。
8、讓自信與我們同行:激勵小語贈同學。讓同學為自己的好朋友設計一個鼓舞人心的格言。
如:a、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b、哪怕是最果斷的人,只要他失去自信,也會變成懦夫。
9、歌曲欣賞:《相信自己》
10、作業:通過今天的班會課,寫一篇有關自信的周記。
教學流程
主持人:同學們,讓我們先一起來欣賞一個心理學家所做的實驗:心理學家曾做了一個實驗:將一只跳蚤放入杯中。開始,跳蚤一下子就能從杯中跳出來。然后,心理學家在杯上蓋了透明蓋,跳蚤仍然會往上跳,但是碰了幾次蓋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
提出問題:跳蚤還能跳出杯子嗎?為什么?
學生a:跳蚤跳不出杯子,罪有因為它知道上面有一個蓋子。
學生b:跳蚤跳不出杯子,因為跳蚤習慣了。
學生c:跳蚤跳不出杯子,因為跳蚤失去了自信了。
主持人:是的,跳蚤失去了自信,跳不出杯子了。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心理是否也有這樣的一個蓋子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班會的主題:我是最棒的-----揚起自信的風帆。
主持人:提到自信我們并不陌生,那究竟該怎樣給自信一個定義呢?
出示課件:自信又叫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對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
主持人:自信很重要,但到底有多重要呢?或者說自信會給我們帶什么好處呢?下面請欣賞賈君同學帶來的精彩故事《把斧頭推銷給小布什》,我們注意從故事的主人公喬治·赫伯特身上去尋找答案。
同學:XX年5月20日,美國一位名叫喬治·赫伯特的推銷員,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銷給了小布什總統。布魯金斯學會得知這一消息,把一只刻有“最偉大推銷員”的金靴子贈與了他。這是自1975年以來,該學會的一名學員成功地把一臺微型錄音機賣給了尼克松后,又一學員跨過如此高的門檻。
布魯金斯學會創建于1927年,以培養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銷員著稱于世。它有一個傳統,在每期學員畢業時,都設計一道最能體現推銷員能力的實習題,讓學生去完成。克林頓當政期間,他們出了這么一個題目:請把一條三角褲推銷給現任總統。八年間,有無數個學員為此絞盡腦汁,最后都無功而返。克林頓卸任后,布魯金斯學會把題目換成:請將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
鑒于前八年的失敗與教訓,許多學員知難而退。個別學員甚至認為,這道畢業實習題會和克林頓當政時一樣毫無結果,因為現在的總統什么都不缺,即使缺什么,也用不著他們親自購買;再退一步說,即使他們親自購買,也不一定正趕上你去推銷的時候。然而,喬治·赫伯特卻做到了,并且沒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記者在采訪他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小布什總統在得克薩斯州有一座農場,那里長著許多樹。于是我給他寫了一封信,說,有一次,我有幸參觀您的農場,發現那里長著許多矢菊樹,有些已經死掉,木質已變得松軟。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頭,但是從您現在的體質來看,這種小斧頭顯然太輕,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鋒利的老斧頭。現在我這兒正好有一把這樣的斧頭,它是我祖父留給我的,很適合砍伐枯樹。倘您若有興趣的話,請按這封信所留的信箱,給予回復……最后他就給我匯來了15美元。喬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魯金斯學會在表彰他的時候說:金靴子獎已設置了26年。26年間,布魯金斯學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推銷員,造就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這只金靴子之所以沒有授予他們,是因為我們一直想尋找這么一個人——這個人從不因有人說某一目標不能實現而放棄,從不因某件事情難以辦到而失去自信。
主持人:謝謝賈君同學的精彩講述,下面請同學們討論第一個問題:
喬治·赫伯特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在我們的身邊還有沒有這樣的事例?
學生a:喬治·赫伯特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吸取了別人的教訓,總結經驗的結果。
學生b:喬治·赫伯特取得成功是因為他不怕困難的結果。
學生c:喬治·赫伯特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對自己有信心,再加上他不怕困難,所以取得成功。
學生d:喬治·赫伯特取得成功是因為他敢于嘗試。
……
主持人:同學們的認識都很正確,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喬治·赫伯特成功的基礎是他具有堅定的自信心。如果現在打開布魯金斯學會的網站,就會在該學會的網頁上發現這樣一句格言: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
出示格言,先讓學生默讀,提示重讀“顯得”,請全班同學大聲朗讀這句格言。
主持人:希望這句話能成為在座每位同學的前進動力。
自信心是很重要點,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可以改變惡劣的現狀,使我們充滿激情的去笑對困難,過關斬將,實現理想。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仍能保持樂觀奮進的拼搏精神。可以說,人生中的任何一次成功,都是伴隨著自尊自信取得的。
可以前我曾經聽有的同學說,不是我沒有自信,沒有努力,是因為我爹媽給了我一個比別人笨的頭腦,是這樣嗎?據統計:正常人只運用了自身潛力的2%到5%,也就是說,最成功的人只運用了自身潛力的5%,前蘇聯學者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正常人如果發揮了自身潛力的一半,那么他可以將疊起來幾人厚的全蘇百科全書背得滾瓜爛熟。
因此,只要把我們的潛能發揮出來,別人能做到的事,我們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主持人:那么現在我們很自然的會想到一個問題,既然自信心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培養自信心呢?這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二個問題。學生討論,交流共享。
主持人概括:我們將剛才同學們的理解歸納起來,可以得出下列七個方法,請一位同學為大家清楚地讀出來:
a、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
b、給自己一個微笑。
c、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
d、學會自我激勵。
e、感受別人的欣賞。
f、成功的體驗。
h、充實自我,提高自身素質。
主持人:其實,樹立自信并不是一件難事,例如“給自己一個微笑”,這誰都可以辦到。樹立自信也絕對不是個人的事情,例如“感受別人的欣賞”,我們既要懂得感受他人對自己的欣賞,同時還要懂得去欣賞他人、贊美他人。同學們,前兩天,我們進行了一個自信心的問卷調查,下面讓我們看看調查的結果(出示統計圖)。可見我們有少數同學還缺乏自信,下面讓我們來為其中的三位同學找自信,他們是咱們班上最默默無聞的三位同學,希望我們熱情的贊美可以讓他們勇敢起來,大放起來。
學生們:說出三位同學的優點。
主持人:我想,此時這三位同學的心里一定感到無比溫暖。我們已經知道別人的欣賞能增加我們的自信,下面讓我們全班同學互動起來,來玩一個游戲“激勵小語贈同學”,讓我們每個人都來學著贊美別人,學著感受別人的贊美。
活動:為同學設計一個鼓舞人心的贈言,并寫在卡片上。
如:a、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b、哪怕是最果斷的人,只要他失去自信,也會變成懦夫。
互贈激勵語。
請同學起來讀一讀好朋友送給他的話,講講自己的感受,再說說自己送給同學的贈言。
主持人:我此刻非常的感動,覺得我們班同學特別團結,特別友愛,覺得我們是一個充滿自信、理解和理想的班集體,我真想放聲高歌。我覺得有一首歌最能代表我此時的心情,也非常符合我們這節班會課的主題,讓我們一起欣賞歌曲《相信自己》。
作業:通過今天的班會課,寫一篇有關自信的周記。、行為上的盲目與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