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總是坐不住呢?(親子家庭教育指導)
平時常有家長們反應,自家的寶寶總是坐不住,做事情往往超不過三分鐘,為此家長們很是擔心,以下就讓我們來共同的了解下寶寶們專注力不集中的因素都有那些吧,希望生活中家長們能夠多加注意!
朋友帶孩子來我們家玩,孩子很活潑,一到我們家就和周周玩到了一塊。但是我發現他特別坐不住。他活像一只小猴子,上躥下跳。他對屋里的一切都充滿興趣,一會兒玩一下積木,一會兒摸一下娃娃,一會兒拿起一本書……他對每一樣都感興趣,但對每一樣的興趣都不會超過3分鐘。整個屋子里的東西都是他的目標,在手里拿著這一個東西的時候,同時又被下一個目標所吸引。
我問朋友:“孩子有沒有一項活動能興趣持久一點呢?”
朋友說:“暫時還沒發現,他最喜歡去公園喂鳥,但也只是玩一會兒就嚷嚷著要出來。有一次在公園撈魚,剛開始的時候,他非常興奮,嚷嚷著要撈魚。可爸爸交了錢,他卻撈了不到兩分鐘就奔向另一個玩具。他不管玩哪個玩具,都不會超過3分鐘。”朋友對于孩子坐不住有些擔憂,害怕他以后上學也坐不住就糟糕了,那老師講的課哪能聽進去啊。
我問朋友:“孩子坐不住的首要原因就是孩子的專注行為被隨意打斷了。是不是你們以前隨意打斷過孩子呢?”
朋友說:“孩子2歲半以前是在鄉下由奶奶帶大的。老人根本沒有‘不打斷孩子’的意識。比如孩子聚精會神在玩積木,到了要吃飯的時間,奶奶就會打斷孩子,催促孩子吃飯。反正不管孩子在做什么,奶奶都隨意以‘喝水’‘尿尿’‘吃飯’‘叫人’‘出門’等為由打斷孩子。”接著,朋友也反思了自己,他們同樣不懂,以為小孩子做個什么沒什么大不了的,在孩子專心玩的時候,他們打斷孩子也是經常發生的。
我說:“那就是這個原因了,如果你想要孩子坐得住,那么首先就要保護孩子的專注行為,不隨意打斷孩子。”
親子網,專注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專注力越持久越好。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和有卓越成就的人,性格迥異,唯有一點相同,那就是他們都擁有超常的注意力。家長們是希望孩子專注的,但是總在不知不覺間破壞了孩子的專注。他們對待成人的專心工作可能會小心翼翼,不去打擾,但是對待孩子,他們絲毫沒有想過打斷孩子可能造成的惡果。下面這個例子就是講述成人是如何在不經意間打斷孩子的專注行為的。
周周3歲的時候,和曉曉一起到小區花園遛鴨子。她們一會兒把鴨子放到小溪里游泳,一會兒帶小鴨子在草地上跑步,一會兒把小鴨子裝在小籃子里提著到處晃蕩,玩得不亦樂乎。這下引來很多小朋友屁顛屁顛跟在后頭,他們對這只小鴨子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有一個2歲的男孩,好像剛剛學會走路(后來他爺爺證實了這一點),走路還不太穩,一心想來提小籃子,周周把裝著小鴨子的籃子遞給了他。
小男孩接過籃子,很開心,提著籃子蹣跚地跟在周周后面走。那個籃子的高度差不多是他身高的三分之一,他必須很小心地把它拎起來,否則籃子會蹭到地上。而且,他剛剛學會走路,平衡能力差,他必須很小心地調整身體的平衡才不至于摔倒。他緊緊地提著籃子,小心翼翼地走著,好像是唯恐提不好籃子,摔著了小鴨子。他目不斜視,臉上的神情特別專注。我知道這對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是一項多么了不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