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犯了錯應該懲罰嗎?(育兒經)
懲罰時父母的態度
在懲罰孩子的時候,父母最好的態度是處之泰然,是平靜的、不動怒的。憤怒的父母會教導出憤怒的孩子,安寧的父母才能教導出安寧的孩子。
任憑孩子大叫大嚷,媽媽還是可以繼續抱著他,輕輕地拍拍他,使他明白,受懲罰時媽媽仍是愛他的。但是,請不要給孩子太多關注,這樣他才會明白,不守規范是不會得到額外的注意的。
懲罰后切勿翻舊帳
懲罰完了,孩子靜下來了,父母仍是那么平靜,一切便可繼續。如果父母對孩子有持久的不滿情緒,時不時就提起這檔子事,那么孩子也會持久地不高興。
請記住,懲罰的目的絕不在于發泄成人對孩子的不滿情緒,而在于幫助孩子明白正確行為與越軌偏差行為之間的分別,幫助他成長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并且不需要外在監督就能自重、自持與自律。
靈活應對孩子的反應
孩子對于懲罰的反應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不愛說話,當然也不會哭鬧,但是他們對于父母說的話或做的事極為敏感,而且深受影響。對于這樣的孩子,父母最好去多了解他們,而且盡量少懲罰他們。
有些孩子被責備時可能會一直號啕大哭,并發誓再也不敢了,這樣看來,必要的懲罰對他們確實有效。
在懲罰那些任性、倔強的孩子時,他們可能會反抗。要管教這類孩子,最好避免硬碰硬或長期對抗,只要簡單扼要地指出他們哪里做錯了就可以,然后讓他們參加一些活潑好玩的活動,盡快轉移掉他們的注意力。入園指導
懲罰,要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下,允許孩子保留他們的自尊及權利。當孩子能明白家長設定的規范、同時又有控制自己的概念時,他們從小就不那么容易犯錯。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是父母們天經地義的責任,但是父母們懲罰孩子方式的態度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不一樣,希望家長們都能夠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