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否應該男女分廁呢?(幼兒入園教育)
不過,當記者跟一些家長聊及此事時,家長們則是兩種態度,一種表示沒想過這個問題,“都是些孩子,他們懂些啥!沒必要吧。”一種認為“如果有條件分開上,那當然再好不過”。
爭論
幼兒園廁所分不分男女 專家也沒有達成共識
濟南市教育局學前教育處處長從事幼兒教育研究已有 20余年。她認為,幼兒園的小孩子對于性別還處在懵懂期,家長和社會不宜過多地把成年人的意識和想法強加給小孩子。“男女分廁之所以成為一個問題,跟我們的文化傳統強調男女有別有很大關系。孩子對異性產生好奇很正常,家長們應該自然地引導孩子認識這種差別,而不是一味地緊張和回避。要打破那種神秘感,讓他們大大方方地交往。”她說,澳大利亞的孩子們入園之初,老師會對家長和孩子進行公開的性別教育。
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也認為,幼兒園的男女廁所分開沒有必要。他指出,性好奇是這一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之一。
“這個階段兒童在一起上廁所可以使得孩子從身體結構上明白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在心理上形成性別同一性,順利完成性別意識的形成。不分廁僅僅是一個形式,更為重要的是幼兒園老師和兒童家長本身的性觀念和性教育方式。”宋桂強說,老師和父母對于性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兒童長大后的性觀念和性行為模式。
山師大附小泰安卓雅幼兒園園長則態度鮮明地支持男女分廁。她指出,現在的孩子生活環境比較復雜,孩子們從媒體、社會和家庭中接觸的新鮮事物很多,難免會對異性產生好奇心。“可以說,在4歲左右,孩子們便有了性別意識,有的孩子甚至更早。這個時候,我們有必要對他們加以引導。男女分廁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們不要在這方面過分地分散注意力。”她告訴記者,為了讓孩子們有自我保護意識,避免意外,在午休的時候,幼兒園提倡男孩女孩都穿上小內褲。“當然孩子們自己喜歡湊到一塊討論問題。比如,很多孩子會非常好奇地問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站著小便,有的要蹲著。這時候,家長和老師不宜一口回絕或者警告孩子,而要從科學的角度如實地回答和引導。你越回避問題,反而越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這樣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入園須知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男女上幼兒園,究竟應不應該分男女廁,不同的人土有著不同的觀點,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家長們的態度,父母們對于孩子性別觀念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希望父母們能夠向孩子正確的灌輸性別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