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混合》教學案例與反思
(設計意圖:舊知導入新知有利于學生在比較新、舊知的“異”與“同”中主動地去思考,為學生自覺探索新知創造了條件,讓學生認真觀察,自己敘述,理解圖意,體現了學生活動的主體意識,從而也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而且提問是學生向教師反饋信息的過程,有利于老師發現學生學習、思維的方向,靈活地根據學生實際反應改進教學。通過講思路可以澄清模糊的認識,可以訓練學舌思維的條理性、嚴謹性。)
②算法
師:這道題你能算嗎?誰來算一算?
生:4+3=7 7-2=5
師:誰還能再來算一算?
生:4+3=7 7-2=5
師: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再來算一算吧!
生:4+3=7 7-2=5
師:對剛才的回答,還有什么想問問他們的嗎?
生1:4、3、2分別表示什么?
生2:4表示原來有4只白天鵝,3表示先飛來了3只,2表示又飛走了2只。
師:對他的回答滿意嗎?
生1:滿意。
(設計意圖:加減混合的算法其實是在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所以在算中,學生很容易學會,讓學生自己來根據算式提問,從而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對于開放問題的設計,如:“還有什么想問他的嗎?”這樣的問題不難發現是開放性的,既無標準答案,又無固定模式,對學生求異思維、發散思維的引導,對學生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鼓勵。學生的問題意識越濃厚,意味著對數學現象、成因、規律、關系的探索越深刻、越充分、越獨特,也就越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教學4-2+3=5
師:第二天,這幾只美麗的天鵝又飛到了這個美麗的湖邊,發生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輕輕地說給你的同桌聽聽,并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同桌互說,教師巡回)
師:誰來說一說,你提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生: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又飛來了3只,現在湖里還有幾只天鵝?
師:該怎么列式呢?
生:4-2+3=5
師:為什么這樣列式呢?
生:原來湖里有4只天鵝,先飛走了2只,所以要先減2,又飛來了3只,所以把減去的得數再加上3,等于現在湖里有5只天鵝。
師:回答得真不錯,現在請你翻開書本第75頁,請你在書上算一算吧!
(生獨立完成)
師:你是怎么算的?能說一說嗎?
生:4-2=2 2+3=5
師:對他的回答滿意嗎?還有什么想問他的呢?
生1:這里的4、2、3表示什么意思?
生2:4表示原來有4只天鵝,2表示先飛走了2只天鵝,3表示又飛來了3只天鵝。
(設計意圖:孔子說過:“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們的課堂應該引起學生的疑問,鼓勵學生質疑。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善于設疑,而且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提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教學中,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要多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設各種機會,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去歸納總結,發揮學生的聯想思維。通過讓學生觀察理解,然后提出數學問題,接著列式計算,再讓學生自行提出“為什么這樣列式”,最后讓學生再在書上進行計算。這樣的教學順序,比較完整,舒暢,而且2次鞏固了算法。)
揭題
師:現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你能為這樣的算式取個名字嗎?
生1:加減
生2:有加有減
生3:一加一減
生4:加減混合
師:這么多的名字,我比較贊同,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揭題)一起來讀。
生全:加減混合。
小結
師:在做加減混合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怎么算呢?
生1:加法在前,先算加法;減法在前,先算減法。
生2:一步步做的,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師:說得真好,在做這樣加減混合的題目時,應該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設計意圖: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媒介,是教學的主要依據,但絕對不是唯一的依據。所以在備課的時候,要考慮得廣一些,深一些,細一些,注重過程,淡化結果,這樣教師才能跟著學生的思維走,才能不被教材所禁錮,才能大膽地讓學生交流。否則學生不敢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就會失去自我、自信,更失去創造能力。為此,在揭題的時候,給學生足夠的表達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再小結出比較科學的名稱,這樣體現出了數學語言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在鋪墊練習中,連加、連減計算順序的復習,使小結加減混合計算順序時,容易得出相同的結論,做到了前后呼應,使教學環節設計比較合理。)
動手操作,加深理解
師:現在請4人小組組長拿出準備好的學具,聽清楚要求,一個小朋友用學具擺一道加減混合的題目,另外3個小朋友把算式寫在練習紙的背面。一個擺完后再換另一個小朋友擺,比比哪一組小朋友合作最好!
(小組合作學習)
師:我請坐得最好的小朋友來當當小老師。
生1:原來有6根小棒,先拿來了2根,再拿走3根,問問大家,現在還有幾根小棒?
師:根據他擺的,請你寫在練習紙的背面,你能列出個算式來嗎?
生2:6+2-3=5
師:對他列的算式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1:為什么你要這樣列式?
生2:因為原來有6根小棒,先拿來了2根,所以6和2先合起來是8,又拿走了3根,所以再從8中去掉3等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