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觀念,不斷創新——新課程教學實踐與反思
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多媒體的應用要有目的性。現在,教師開課都是用課件代替書寫,用錄音代替講話。其效果并不是很好,我們認為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丟掉。課件展示要用到該用的地方,要注重效果。
2.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不一定每節課都要體現。有些問題讓學生探索是可行的,對學生有利。但也有的問題是學生無法探索的。例如:《展開與折疊》一課,學生探索了很久還是沒有掌握巧門,教師一點撥學生就明白了。讓學生無限制探索下去,浪費時間,效果很差。
3.新課程使優秀生機會更多,學困生機會更少。積極響應的幾個同學往往反應比較靈敏,教師的問題都讓他們搶去了。學困生自卑感更嚴重了。
4.討論問題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為討論而討論,要以問題解決為目的。
5.傳統的“嚴密性”應該受到挑戰。例如,數學中的計算題,應該鼓勵學生用計算器,不應該壓制;作圖只要“像”就可以;比較線段大小可以用“觀察法”;寫作文可以上網查找,進行“優化組合”。
6.對于新課程,教師的“觀念”不是問題,行動上“不敢”和“不會”是關鍵問題。新課程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師有奉獻精神,更包括在“名”和“利”上的犧牲精神。
7.新課程要有寬松的教育環境。評價的“短期效應”與“培養的是將來的人才”的新課程評價理念相矛盾。這個矛盾不解決,對新課程實驗有很大影響。在教師的教學行為上,甚至有“回歸”的可能。
8.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提高了,不但沒有減輕學生負擔,反而加重了。新課程教學不但沒有減輕教師的壓力反而加重了。新課程沒有想象的那么完美,現實與理想有較大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