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學生經常出現計算錯誤的一些認識
許多小學生進入中、高年級階段后,計算的正確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對大量的錯例分析后可知 ,計算法則未掌握造成的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質及其導致的不良計算習慣所致。其一,缺少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學習心態。如由于寫字了草,結果是0、6不分,1、7互變,4、9混同等 。由于學習用品不齊,一些學生連像樣的一支鉛筆,一塊橡皮都沒有,書寫時亂涂亂改,在涂改中不僅卷面不整潔,而且常產生誤看、誤寫的錯誤。由于鉛筆太粗或太細,造成書寫上的模糊而出錯。計算不論數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雖有算草,但寫得亂七八糟,有些學生一次練習或測驗下來連一張草稿紙都沒有,而直接寫在桌面上,墊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視,必然導致計算上的經常出錯。
其二,缺少計算后必須檢驗的良好習慣。其中一些學生學習過于自信,計算后從不檢驗;而有一些學生只想作業盡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檢驗;更有一些學生知道自己無把握全部正確,就依賴于家長代為檢驗或等教師批改后,有錯再檢查訂正。由于上述這些不正確的心態,許多學生就養成了計算后不檢驗的壞習慣。
以上這些分析在我自己的實踐教學中都真實地體現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而且這種現象在三年級學生身上體現的最為突出,作為數學老師我們應采取積極的措施改觀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