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轉化后進生
中年級有一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并不都是智力因素造成的,還有是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也正因為這樣,家長才把他們的子女送到我們學校來,希望轉化他們的孩子,使其成人、成材,因此,轉化后進生工作也就成為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因材施教。
剛接手這兩個班,我首先通過分析摸底,訪問相關老師,大致掌握一些情況。針對學生數學基礎不好,后進生面較大的現狀,在教學中做到 了以下幾點:①降低起點,設置小臺階、拉著學生慢慢往上爬。我把每節課的內容分成幾個層次,由淺入深,步 步深入,一道題拆成幾個小題,最后組合,使學生日有所學,學有所得,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②查漏補缺,鋪路搭橋。新知識孕育在舊知識中,在學生基礎差的情況下,每節課安排一些復習舊知識的時間,這樣既有利于督促學生復習鞏固,又有利于基礎差的學生接受新知識,跟上新的學習進度。
二、分類指導。
我在教學中,把后進生分成“高能后進生”和“偏科后進生”,分類施教。“多能后進生”,腦子靈反應快,他們好勝心強,愛動、貪玩、粗心,懂一點就聽不進去,注意力很難集中,上課時就對他們多提問,多盯著他們,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這個焦點上來;“偏科后進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學不進去,甚至放棄學習,他們愛面子,羞于發問,怕回答問題,學習時,死記硬背的多,靈活運用的少,對這類學生,盡量向他們提些簡單的問題,經常加以肯定,贊許,使他們輕裝上陣,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跟蹤輔導。
通過課堂教學、檢測、作業反饋等,發現問題,充分利用空余時間為他們開“小灶”,后進生作業錯了,堅持面批面改,自習課多*近后進生進行抽測指導,促進他們自我奮進、同時,安排優秀學生當小老師,與基礎差的學生結對子,互幫互學,得到提高。
四、情感教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學相長,離不開融洽的感情基礎,我在與學生情感交流中,關心學生、信任學生、理解學生,從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所以我總能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面對他們一錯再錯的問題,滿腔熱情,不厭其煩地解答,總是笑臉走進課堂,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以飽滿的熱情去點燃學生自信的火種,在講解誘導中總是以充滿信任的目光掃視學生,不打斷錯誤的回答,不諷刺挖苦學 生,答對了贊許地點點頭,給學生一個微笑以激勵,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在課下跟學生打成一片,使自己成為學生的“知已”。對他們從生活上予以關懷,從方法上予以指導,從思想上予以幫助,我相信教學質量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