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與重陽》(第一課時)
3、你們從照片上看到月球是什么樣的?(學生交流)
4、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月球的知識、圖片。
5、動手做一做,拿出手電筒和小鏡子,用小鏡子將手電筒的光反射到黑板上,再將手電筒的光直接打在黑板上,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6、交流各自的發現
7、小結:月亮表面就像一面反光鏡,它本身不發光,靠著反射太陽光變得很亮。
[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小實驗,在實驗中有所發現,在發現中有所思考,正確理解并區別:發光與反射。通過多媒體播放月球表面照片和人類首次登月的情景,增強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五——誦詩文,頌月亮,抒情意
1、過渡:“每逢佳節倍思親”,可就在這合家團聚的中秋佳節,有許多人因遠在他鄉不能和親人團聚,他們是多么思念家鄉的親人啊!古今中外,有許多詩人、文人借描寫月亮來抒發思鄉情。
2、出示李白的《靜夜思》,全班齊讀。
3、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月亮的古代詩文?誦一誦,賽一賽。
[詩有情,月有情,因人有情。在聲情并茂的誦讀中,在月夜美景的陶醉中,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在膨脹,在釋放。]
教師小結:
同學們,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們聽了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聊了獨具特色的中秋習俗,誦讀了優美的詩文,還增長了科學知識。最后讓我們一起祝愿天下所有的人——中秋快樂,全家幸福!(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結束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