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程教材分析
主題一: 《好玩的冬天》 (2課時)
主題二: 《奇妙的冬天》 (2課時)
主題三: 《新年到了》 (1課時)
6、 附頁: (2課時)
主題一: 《成長記錄袋》 (1課時)
主題二: 《奇妙的冬天》 (1課時)
備注: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16周講完所學內容,一周2課時。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程教材分析
備注: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16周講完所學內容,一周2課時。
本課教學目標:1、通過鼓勵學生主動了解自己進步的情況,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客觀評價,正確看待自己的優缺點,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真誠虛心和積極進取的情感和態度。...
1《我上學了》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來到新的學校,對他來說什么都是新鮮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能激起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當然,他們也會有很多的擔憂和恐懼。入學第一周,他們有各種情緒需要表達,他們也有問題需要老師的幫助。...
一、 說教材《坐立走,有精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教科版)第三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主題是“讓我的身體更棒”,其中有三個主題活動,《坐立走,有精神》是其中的一個活動,這個活動意在培養孩子文明健康的...
一、說教材愛國主義是做人之本,立國之本。加里寧說:“對兒童的愛國主義教育,需從深入認識自己的祖國開始。在小學階段,就要喚起兒童對祖國真摯的愛”。懷著神圣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我精心設計了一堂綜合實踐活動。...
15 成長記錄袋教學要求1、通過回顧兩年的小學生活,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并激發學生愛親敬長、學會感激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并初步掌握正確的“坐、立、走”姿勢。知道坐立走的姿勢可以表現出人的精神面貌,正確的姿勢有利于健康。2、行為與習慣:生活中站有站樣,坐有坐相,初步養成保持“坐、立、行”的正確姿勢的習慣,樹立良好...
主題目標:1、了解并遵守小學生的行為規則。2、能在大人的督促下,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勞動和生活的習慣。活動準備:老師:錄像帶、抹布、備忘表、掃帚、衣服。...
云南省玉溪第一小學 楊翠英主題目標:1.了解紅領巾的意義,為自己是一名少先隊員感到自豪和光榮,并能用紅領巾激勵自己不斷進步。2.體驗少先隊活動的樂趣和生活在少先隊組織中的快樂。...
教案(序號1)課題 鄰居家的小伙伴 課型 新授本課題教時數:2本教時為第1、2教時備課日期2月24日教學目標 了解并珍惜鄰里小伙伴間的友情,學會一些與同伴相處的技能,體驗鄰居的關愛,為鄰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目標:1、使用不同方法,繼續積極參加"尋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2、通過觀察、比較,認識春天盛開的花,借助花進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教學目標:引導孩子樂于和小伙伴交往,知道在別人家玩時的禮貌,注意安全,高興地玩。教學重點、難點1.禮貌的聯系方法。2.怎樣在家里玩得高興。3.在家里玩要注意哪些安全。4.怎樣玩得有意義。...
花草樹木點頭笑(網絡版)(需要配合相關課件使用)一、導入1、同學們,我們人類都是大地媽媽的孩子。在大地媽媽的懷抱中,每天我們沐浴著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還有許多可愛的動物作伴。...
主題目標:1、對生活周邊的事物有探究的興趣,能留意自己周圍生活的變化。2、為家鄉的發展變化感到高興與自豪。3、憧憬家鄉的未來,愿家鄉的明天更美好。設計理念:活動是本課程教與學的主要形式。...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自己家鄉都有哪些物產。2、了解這些物產的來歷及特點。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重點: 知道自己的家鄉有哪些物產。教學難點: 知道一些物產的來歷和特點。...
一、活動目標:在交流互動中學會了解、收集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在探究中嘗試解決問題。通過了解有關中秋節的常識,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