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主題:垃圾帶來的煩惱
活動目的:
1、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了解垃圾的種類和來源。
2、通過交流、討論、調查等方式,了解垃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危害,認識到減少垃圾、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3、了解垃圾處理的幾種方式,知道有些垃圾可重復使用。
4、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知道要盡量減少垃圾,分類堆放,使之能夠回收利用。
第一課時
活動準備:
公園里的錄像片、課件或公共場所的圖片。通過查、看、聽、問,調查垃圾從哪里來。填寫調查表,了解我國目前垃圾的現狀。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大家喜歡到公園或公共場所去玩嗎?今天我們一起到公園或公共場所去。
教師播放錄像片、課件或出示幾幅圖片。引導學生觀看,并做簡要的介紹。然后讓學生說說,從觀察中發現什么?(垃圾)。
教師小結:大家看了心里一定都不舒服,亂扔垃圾太不應該,這是不講衛生的行為。
那你們居住的周圍有垃圾嗎?下面,請大家來匯報。
二、討論分析:垃圾從哪里來
1、小組內交流展示調查表,并介紹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2、小組內交流后,每組選一名代表在班內交流。依據調查表按垃圾來源分類。如,家庭垃圾:方便袋、菜葉、果皮等;校園垃圾:廢紙、塵土、雜草、落葉等。
3、教師出示投影片或小黑板。介紹我國目前垃圾的現狀。(具體現狀參考教參書)
三、匯報辨析
針對上述介紹以及大家了解到的現狀,怎樣減少垃圾的產生?小組內交流、討論,每組選一名代表,在班內交流。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為了使大家能夠健康快樂的生活,人人生活在清潔美好的環境里。讓我們共同努力,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保護我們共同的生活環境。
五、拓展活動:通過訪問、調查,完成《垃圾的危害調查表》
第二課時
活動準備:故事(教參書)。《垃圾的危害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情境激趣:聽故事、想問題。
1、教師講述故事《“王亂扔”垃圾國歷險記》。
邊聽故事邊思考:(出示問題)故事中的“王亂扔”在垃圾國遇到了哪些煩惱?“王亂扔”最后變成了什么樣子?
2、指名說一說。
二、討論分析:垃圾的危害
1、小組內交流匯報,各自展示介紹《垃圾危害的調查表》,小組長作記錄。
2、班內交流匯報。小組長代表小組匯報。
3、教師介紹有關的垃圾危害的資料。(依據教參書)
4、學生自由閱讀課本52、53頁內容。
三、課堂小結:讓我們共同努力向人們宣傳垃圾的危害,減少垃圾的產生,使人們少受垃圾的危害。保護人類的健康。
四、拓展活動:訪問、調查垃圾的處理方法。
第三課時
活動準備:故事(教參書)。搜集的垃圾處理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情境激趣:聽故事、想問題。
1、教師講述故事《四個垃圾桶》。
邊聽故事邊思考:從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說一說。
3、教師小結:垃圾的處理非常麻煩,首先要給垃圾分類,這樣才能找到合適的處理方法。
二、討論分析:垃圾處理的方法。
1、小組內交流匯報,小組長作記錄。
2、班內交流匯報。小組長代表小組匯報。
教師小結:垃圾的處理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處理的方式也不同。學生自由閱讀課本54、55、56、57頁內容。
四、課堂小結:讓我們共同努力,向人們宣傳垃圾的危害和高額的處理費用,人人都自覺減少垃圾的產生,使人們少受垃圾的危害。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保護人類的健康。
五、課后拓展:自覺做一個保護環境的小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