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不同的生活環境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體驗,培養學生熱愛公共設施,參與自己生活環境的保護與管理,啟發其社會責任感。
2.懂得公共設施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發現生活環境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3.了解農村和城市生活環境的不同,理解公共設施給人們生活提供的方便。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熟悉我們生活的地方,全面認識公共設施給人們帶來的方便,發現生活環境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從小培養學生的公共道德。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和爸爸、媽媽一起觀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親身感受自己生活的環境。
2、引導學生調查、了解城市和農村的生活環境的不同。
3、引導學生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調查生活環境中的問題。
4、教師將學校周圍設施的情況作以調查和統計。
計劃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找不同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環境。有的人生活在城市,有的人生活在農村,有的人在山區。你熟悉我們周圍的環境嗎?
2、請同學們找出以下圖片中的不同。(出示相應的城市或農村生活環境圖片資料)。
3、請為這些不同點分類,如建筑物、公共設施、交通等。
二、活動二:看一看,理一理
1、“我們的生活真方便”主題中的三幅照片是本次活動的主題內容。請同學們對三幅照片從整體上加以認識,試說說圖上的內容。(使學生明確是從三個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來介紹生活中的公共設施給予我們的方便。)
2、你們使用這些公共設施后的切身體會,他們為人們生活帶來哪些方便?
3、學生互動交流,可以動筆把交流的收獲寫下來。
4、教師總結:在我們生活中,公共設施是我們誰也離不開的無聲的朋友,每一天都默默地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著。我們要把它們看成自己的朋友一樣,愛護它。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三、活動三:看一看,想一想
1、同學們,公共設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可是,生活中由于公共設施還不夠完善,布局還不夠合理,還有人為的破壞,有時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多煩惱。
2、請同學們自己閱讀教材并思考:書中向我們介紹了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煩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3、小組交流。(讓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和小組同學互相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從教材內容出發,結合自己的感受來交流。)
4、全班交流。(學生從哪幅圖開始說都可以,允許學生抓住自己感受深的來談。教師要指導學生弄清楚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41頁表格的填寫。)
四、活動四:動腦筋,提建議
1、同學們從教材出發,結合自己生活中的實際,與大家交流了生活環境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因為人們不愛護環境造成的,有的是因為無人管理導致的,還有設施不完善、設施布局不合理等情況。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怎么來解決呢?同學們能出出主意,提出合理的建議嗎?
2、學生再一次小組內討論。
3、發表個人建議。(交流后,指導學生將自己的建議寫在書中,還可以向有關部門發去建議信。)
板書設計:
7、不同的生活環境
保護環境,與不和諧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