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多提防(精選2篇)
公共安全多提防 篇1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的表現,是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2.以正反事例說明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情感:
1.深感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對不注意公共安全的行為表示反感。
行為:
1.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
2.發現不安全的隱患,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重點:
知道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的表現,是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難點:
知道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的表現,是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教具準備
1.有關課文及練習內容的錄像帶。
2.有關課文、練習內容及安全標志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看錄像(根據“想一想”欄目編制的錄像),啟發學生初步感知公共安全的重要。
提問:在錄像中你看到的是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為什么要掛這樣的標志呢?
2.小結:設置安全標志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公共安全,確保人們生產、生活的順利進行。
二、授新。
過渡語:注意公共安全十分重要,它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社會生活的穩定。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認識到了這一點。
1.看錄像、幻燈片,認識不注意公共安全的危害,了解公共安全與社會、人民的關系。
。1)看錄像。
提問:錄像中那個放鞭炮的人為什么被送進醫院?這給他個人、家庭及鄰居帶來了什么危害?
。2)看幻燈。
提問:這名兒童為什么向飛馳的火車投擲石子?這一行為給司機帶來了什么困難?
如果沒能及時采取措施,會造成什么后果?
小結: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不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只為一時方便、一己之利,或出于好奇心和好玩,就不顧公共安全,不為大家著想,因而不僅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還給社會增加了負擔?梢,注意公共安全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需要,是人民生命財產的保證。
板書: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需要
人民生命財產的保證
。3)討論:為什么說注意公共安全是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
小結:注意公共安全與社會生活和人民的生命財產緊密相聯,也是人們必須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
板書:社會公德的要求
過渡語:正因為注意公共安全是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與社會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所以,為了確保大家的安全,我國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
2.指導學生注意公共安全。
(1)放幻燈片(課本安全標志圖)。
提問: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標志?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討論:有了這些標志就能保證公共安全嗎?
小結:設置安全標志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公共安全,但并非有了這些標志就一定能保證公共安全。有的人為了一己之利、一時方便,無視各種規定,結果造成災禍。因此,要想保證公共安全,就必須遵守各項安全規定,保護好安全標志。
板書:遵守各項規定
保護安全標志
。2)默讀第二段。思考:液化氣、煤氣、機動車……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可能會出現某些安全隱患,如果發現這些隱患,我們應該怎樣做?
板書:發現隱患及時反映
。3)提問:我們少年兒童能為公共安全做些什么?
自覺遵守各項安全規定;保護安全標志;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
3.小結與過渡: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注意公共安全是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需要,與人民的生命財產息息相關。并且懂得了怎樣注意公共安全。
三、聯系實際,提高認識,指導行為
1.辨析思考。
。1)幻燈1:“評一評”欄目第一題。
提問:魏華的想法有什么不對?如果你是魏華會怎么做?
小結:為了保證車輛的正常運行,保證旅途中人們的安全,火車站的大門口都掛著“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的標志。人人都應遵守這個規定。
。2)放幻燈2:“評一評”欄目第二題。
袁明家住的胡同里正在換地下管道,在胡同口放著一個“前方施工,請繞行”的牌子。放學后,袁明覺得好玩,便把牌子翻了過去,別人的勸告,他也不聽。
提問:袁明做得對嗎?為什么?
小結:袁明的做法不對。人人都應該保護安全標志,做到不挪動、不損壞。
板書:不挪動 不損壞
。3)看錄像(大意:一個中年人過馬路不走過街天橋,跨越公路上的護欄,結果造成交通事故)。
提問:這個人的做法造成了什么危害?
小結:這種做法不僅危及個人安全,也妨礙公共的安全。
2.討論。
注意公共安全十分重要,我們在注意公共安全方面應該怎樣做?
小結:我們應該自覺遵守有關公共安全的各項規定,維護公共安全,保護安全標志,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3.聯系實際。
。1)你注意公共安全標志了嗎?
。2)你在生活中發現過不安全的隱患嗎?發現后你是怎么做的?
四、根據“活動”欄目,布置課后開展“公共安全巡視員”活動
五、總結談話.提出希望
今天,通過學習,懂得了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知道了怎樣做才算是注意公共安全。希望同學們把所學到的知識印在腦子中,落實到行動中,真正做一個維護公共安全的好少年。
板書設計
13、公共安全多提防
不要逞強,以防萬一。
教學反思:
學生懂得了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知道了怎樣做才算是注意公共安全。把所學到的知識印在腦子中,落實到行動中。
公共安全多提防 篇2
公共安全多提防
教學目標:
1.珍愛生命,知道生命的可貴,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2.養成安全意識,遠離危險,并具備初步的自護自救能力。
3.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險,掌握一些安全常識。
教學內容: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險,掌握一些安全常識。
教學重、難點:珍愛生命,知道生命的可貴,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教學準備:
1.學情分析:①未來出版社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十三課《公共安全多提防》。②三年級學生年齡九歲左右,對于安全意識比模糊,本課主要任務是讓學生知道生命的可貴,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掌握安全常識,具備初步的自護自救能力。
2.教師準備:課件、拍手歌
3.學生準備:課前小調查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景導入:
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上網嗎?老師也很喜歡上網,最近老師在網上看到了一些新聞,看完后心情有些沉重,我把這些新聞都拷了下來,請同學們和我一起來看看,看完后希望同學們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播放有關意外傷害事故的新聞資料
學生發言討論
活動二:填寫調查表,討論調查結果
師:的確在我們身邊的各種場所,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許多的安全隱患,如果我們麻痹大意,就很可能使自己處于一個危險的境地,甚至發生不必要的意外。在我們身邊呢這種意外的及也時常出現,所以課前我請同學們做了公共場所安全小調查,現在就請同學分小組討論,把結果填寫在調查表上。(生分組討論)
我的安全小調查
調查人:
調查內容 我們身邊的公共場所存在哪些不安全的隱患呢?
調查方法
隱患1
隱患2
隱患3
我的感想:
學生匯報調查結果
活動三:尋找生活中的不安全隱患
師:看來同學們都觀察的非常仔細,找到了我們身邊的一些不安全的隱患,那么現在我們來和大嘴蛙一起做一個游戲,找找我們課本上圖片中這些小朋友都遇到了些什么樣的危險?
。ù蜷_課本邊看圖邊討論)。
師小結:好游戲做完了,同學們非常的棒,分析的也非常的好,那么能意識到危險的存在,就要盡量的避免危險的發生,可是在我們身邊還是有很多的同學認識到了危險的存在,卻抱著僥幸的態度,認為自己不會是不幸中的一個。(放圖片)這是老師在課間拍到的我們身邊的一些同學的行為。你看了這些圖片有什么想要說的。(生發言討論)
活動四:拓展延伸,簡單講解災難救生
師: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是要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去年剛剛發生過的5.12大地震,讓很多不幸的人失去了生命,在回顧那慘痛的一刻,我們不僅要想想在這種突發的災難面前,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安全,相信那一刻我們的同學和老師們都身在教室,親身體驗到了那種感覺,但是有很多人在那一刻是驚慌失措,這個時候可能地震沒有多大,卻出現了踩踏事故。所以災難來臨時首先我們要鎮定,如果我們是在教室中怎么辦呢?(生看圖片討論回答)如果我們正處與商場之類的公共場所呢?(生看圖片討論回答),一但在災難中受傷,首先是不要驚慌,爭取自救,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共同度過難關。好了,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和認識我們身邊的一些安全隱患,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希望我們每位同學把我們今天學習到一些知識牢記在心,保護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最后我想送給大家一首安全兒歌:
放學回家按時好,不準早退和遲到。走路要走人行道,不準追逐和打鬧。
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準擁擠和搶道。乘車要等車停穩,先下后上不急躁。
騎車要滿十二歲,不準帶人上車道。教學樓內要安靜,不準喧嘩和快跑。
飲食一定要衛生,不喝生水零食少。游泳要有大人帶,不準玩水聽勸告。
用火用電要安全,不能隨便放鞭炮。游戲娛樂要注意,不近危險不攀高。
安全公約要記牢,會背能懂要做到。積極行動勤學習,長大為國立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