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教科版六下科學教案)
4、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小蘇打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和閱讀資料得出正確結論。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只有足夠的證據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得出科學結論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教學重點】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實驗以及產生氣體的判斷。【教學難點】對于實驗的合理推想和論證。【教學準備】小蘇打、白醋、火柴、蠟燭、玻璃片【教學過程】一、觀察小蘇打和白醋導入:1、材料員領取教師事先準備好量的小蘇打:觀察特點,描述,記錄特征,判斷物品(事先不告訴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又能聯系生活)板書:小蘇打2、領取白醋,觀察描述,記錄特征,判斷。板書:白醋二、混合小蘇打和白醋實驗1、過渡提出問題:如果我們將這兩中物質混合在一起,會是怎樣的狀況呢?為什么?說說理由。2、學生討論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學了解)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看究竟會怎樣吧!3、實驗:a我們該怎樣做這個實驗呢?b混合的比例大約多少呢?可以參閱課本。c仔細觀察發生現象(看、聽、摸等)4、實驗交流:在實驗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現象發生?(重點引導氣泡的產生、來源和性質)三、驗證產生氣體1、推測:究竟產生了什么氣體?怎么驗證你的設想?教師對于學生猜想和驗證方法作出評價和調整。(重點是和空氣的區別。顏色、輕重、是否含有氧氣能等)2、引導實驗一:燃燒的細木條放杯內,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什么?3、引導實驗二:將收集氣體倒在正在燃燒的蠟燭上面。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什么?4、根據實驗所得信息,再次判斷產生的氣體,并說明為什么。5、小結并延伸閱讀:并不是僅僅因為以上我們驗證的兩個特點就可以斷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質,但是經過科學家的大量研究證明就是二氧化碳,它還存在很多地方。閱讀33頁,思考科學家是怎樣確定氣體成分的?四、小結:今天我們做了有趣的混合實驗,通過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產生氣體二氧化碳,相對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來講,是一個有趣的化學變化。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質會是什么呢?課外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