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繪本:好餓的小蛇
學科 繪本 活動名稱 好餓的小蛇 教學時間 第八周 班級 小班 執教老師 主備人 教材及幼兒分析:《好餓的小蛇》這個繪本,題材就來源于我們的生活。這是一個內容簡單、畫面有趣,但是構思巧妙的幼兒繪本。故事巧妙地將各種水果,顏色等幾種知識點結合在一起,小蛇吃下東西后發出“啊嗚一口吞下去”的情景具有趣味性,小班幼兒樂意模仿。這個繪本中沒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蛇的滑稽搞笑畫面,以及圖書對故事連續性、動態似的表現,能深深吸引著孩子們,引導孩子和老師一起講故事,同時也讓孩子們知道我們吃東西要細嚼慢咽,不能像小蛇一樣一口吞下去。 活
動
目
標 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受夸張、有趣的故事情節。 樂意和老師一起講故事,并能大膽地進行猜想與表演。 教
學
重
難
點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受夸張、有趣的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樂意和老師一起講故事,并能大膽地進行猜想與表演。 活動準備:
繪本《好餓的小蛇》、幾個水果圖片 活動環節 教師行為 預設幼兒行為 幼兒實際
行為及重建 一、看封面,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出主題。 1、出示圖片
師:看,這是誰?我們一起和小蛇打個招呼吧!
2、師:“可是,小蛇好餓好餓啊!它可以吃點什么東西呢?”
3、老師學小蛇扭啊扭地去找東西吃。 幼兒觀察圖片,和小蛇打招呼。 幼兒自由說說。
3、幼兒跟著老師學小蛇的扭動動作。 二、看書,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蘋果圖片
師:“小蛇發現了什么?誰能用好聽的話說說是怎樣的蘋果?小蛇會怎么吃呢?”
翻開吃下蘋果的小蛇的圖片
師:“蘋果到哪兒去了呢?誰來指一指?”
2、出示香蕉圖片
師:“小蛇又要去吃東西了,發現了什么?它會怎么吃?誰來學一學?”
翻開吃下香蕉的小蛇圖片
師:“香蕉到哪兒去了?像什么?”
3、師:“小蛇還要去找吃的呢!(翻開肚子像三角形的小蛇)這次小蛇吃了什么?”
出示三角形的飯團,師:“原來小蛇吃了一個三角形的飯團。真是一條貪吃的小蛇,它吃了幾樣東西了?”
4、師:“它呀!還沒吃飽,又扭呀扭的去找東西吃了?你看它吃了什么呢?(翻開書出示葡萄圖片)原來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5、出示吃了菠蘿的小蛇,師:“小蛇吃了什么?”(根據樣子猜測)出示菠蘿圖片。
6、出示一棵蘋果樹,師:“小蛇會怎么去吃呢?”
翻開吃了大樹的小蛇圖片(小蛇的樣子基本上看不太清楚了),師:“小蛇到哪兒去了?” 1、幼兒觀察圖片,根據實際經驗回答,自由地說說,做做動作。
2、幼兒認真傾聽故事,自由地說說,并學著模仿。
3、幼兒自由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