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手影戲》教案(精選2篇)
《爸爸的手影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安靜地聽同伴談話、交談的習慣。
2、讓幼兒增進對爸爸的了解,培養(yǎng)幼兒關心和熱愛他人的情感。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組織語言教學
2、教學難點:如何組織幼兒圍繞話題談話。
活動準備
1、布置幼兒事先在家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在家都做些什么?
2、《好爸爸、壞爸爸》唱碟
3、每人帶一張爸爸的相片,老師畫好有爸爸頭像的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引入話題
師:(出示有爸爸頭像的畫)小朋友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在家都做些什么?
二、活動開始
1、老師向幼兒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在介紹自己的爸爸時要清楚地說出爸爸的長相,爸爸在家里做些什么事?
2、教師輪流參與幼兒的小組談話,了解幼兒的談話內容,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談話。
三、引導幼兒集體談“爸爸”
1、自由交談后,教師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談自己的爸爸。
2、對幼兒的'談話給予贊許和鼓勵。
四、拓展談話的話題
1、“你喜歡爸爸嗎?”“你愿意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
2、在幼兒的談話過程中,教師用平行談話的方式,為幼兒提供新的談話經(jīng)驗。例如:“我爸爸是……”,“他會做……”。
五、小結
引導幼兒:爸爸是很愛孩子的,同時,他們也希望我們的小朋友成為好孩子。小朋友你們也應該關心爸爸、愛爸爸和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六、結束活動
欣賞歌曲《好爸爸、壞爸爸》。
1、我在構思談話活動時,選擇了幼兒比較熟悉的話題“我的爸爸”,引發(fā)幼兒積極而有趣的交談。能根據(jù)小班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談話活動,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好地展開活動。
2、談話活動設計的結構合理,我通過三個步驟完成此次談話活動的。
第一步:通過語言和照片實物創(chuàng)設談話的情境導入談話的內容;
第二步:要求幼兒利用照片圍繞話題在小組和集體面前自由交流,對“我的爸爸”的認識;
第三步:通過提出問題“你喜歡爸爸嗎?”“為什么喜歡爸爸?”“你愿意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等對幼兒進行啟發(fā),引導進一步拓展談話的范圍,使幼兒在交談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的談話經(jīng)驗。
3、當然,我在組織分組談話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感覺有些困難,因為小班幼兒對談話活動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所以如何協(xié)調而有效地開展活動,使活動開展得既有趣更有序還需要進一步的摸索。
《爸爸的手影戲》教案 篇2
(一)內容簡介
晚上,小姑娘玲玲躺在床上,要爸爸給她講一個睡前故事。爸爸今天會講什么呢?于是,爸爸在黑黑的屋子里打開臺燈,有一道光照在墻上,爸爸的手指在燈光前開始變換出兔子、小狗等各種動物的樣子。有趣的故事和手影戲表演開場了,大家一起來聽故事吧!
(二)主題分析
故事中的爸爸是個聰明又有趣的爸爸,他邊講故事邊做手影游戲。在和小姑娘一起聽爸爸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感受到手影的多變,對手影這種傳統(tǒng)的游戲方式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也了解了一些常見動物的特征。
(三)情節(jié)分析
故事從爸爸給臨睡前的玲玲用手影講故事開始,帶領孩子們進入了一個神奇、有趣的世界。爸爸講故事的過程又是一場精彩的手影游戲表演。
小雞想要吃面包,當它決定種麥子后,它找到小鴨、小貓、小狗和兔子來幫忙。但是,都遭到了它們的拒絕。小動物們似乎都有自己拒絕的理由,但是小雞一點都沒有灰心,
繼續(xù)工作。
小雞和狐貍用白白的面粉一起做出了香噴噴的面包,面包的香味吸引了小動物們。面對沒有幫忙的它們,小雞歪歪腦袋想想,它會和小動物們一起分享面包嗎?
故事的結尾小動物們圍坐在一起,每個小動物的手里都拿著一塊小小的面包,一個個笑容可掬、心滿意足。此時爸爸的手影也出現(xiàn)了,好像張嘴在問:“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有趣?”
(四)角色分析
《爸爸的手影戲》中用了一種獨特的方式——手影戲來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勤勞的小雞決定在農(nóng)田里種麥子,它找到小鴨、小貓、小狗和兔子來幫忙。每當小動物拒絕它時,小
雞的表情總是很失望,但是它沒有灰心也沒有沮喪,依然微笑著自己撒種子、澆水、收麥子、磨面粉。最后,小雞終于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和狐貍一起做出了香噴噴的面包。故事
描畫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勤勞、自信、不輕易放棄的、完美的小雞形象。
小動物們聞到香味,都趕了過來,我們可以看到它們吐出舌頭、垂涎欲滴的樣子。這些可愛、饞嘴,又有些自我的小動物們,無疑就是孩子們的化身,因而很容易得到孩子們
的共鳴,同時又反襯出小雞的勤勞與友善。
(五)圖畫分析
1.畫面構圖、色彩
構圖非常巧妙,左邊一頁顯示的是爸爸用手做出的造型以及燈光下的手影,為了凸顯手影戲的感覺,整個色調是微黃的,給人一種夜晚寧靜的感覺。右邊一頁則色彩鮮明地描繪了一個童話般的故事,強調并突出了動物們隨著情節(jié)變化的動作和表情。從形似到神似,作者用這樣一個個鮮明的對比來表現(xiàn)整個故事畫面。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jié)
圖畫書中最凸顯的細節(jié)可能就在手指的表現(xiàn)上。昏暗的燈光下,爸爸用手指做出了各種動物造型。它們形態(tài)不一,但運用的色彩基本一致,讓人一看就知道哪個是手指、哪
個是影子。此外,細細品味讀本,會發(fā)現(xiàn)動物們的神態(tài)、動作是那么可愛有趣:有的撇著嘴,有的拍著翅膀……小雞磨面粉時滿頭大汗的樣子可以看出它是多么用心。這些細節(jié)
將傳統(tǒng)的手影游戲與童話故事完美地結合了起來。
(六)語言分析
通篇運用了大量對話的形式,有玲玲和爸爸的對話,更多的則是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通過對話,將故事情節(jié)層層推進、引人入勝。
從詞匯意義的類別來分,故事中出現(xiàn)了很多動詞,如種、撤、澆、收、刨、找、做、聞等。還有四字疊詞:搖搖擺擺、喵嗚喵鳴、蹦蹦跳跳。此外,還出現(xiàn)了很多形容詞,如勤勞的、香噴噴的、白自的等。
同時,圖畫書也向大家介紹了簡單的面包制作過程,從種麥子——撒下種子——澆水——收麥子——磨面粉——做面包等,精準的語言表述有利于孩子積累相關經(jīng)驗。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思路
活動開始部分以《小手爬呀爬》的律動引出,唱唱、做做小手指的游戲,并說說自己小手的名字和本領,使孩子的視線鎖定在“手”上。
活動第二部分引導孩子傾聽故事,通過問問、說說、看看等,知道故事中的小動物角色。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為學習動物之間的對話作好鋪墊。
活動最后,引導孩子學學故事中熟悉的小動物的手影動作,體驗手影游戲的快樂。
2.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觀察畫面,喜歡爸爸做的手影,并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用小手學學小動物的手影動作,體驗手影游戲的快樂。
3.活動準備
圖畫書
ppt課件
燈光照明(能夠做手影游戲)
4.活動過程
(1)興趣導入,做做手指律動
、僭谝魳返陌樽嘞聨ьI幼兒玩《小手爬呀爬》的律動。
、谡J認、說說自己的手。(如手指名稱、手的作用等。)
小結:每個人都有一雙手,手有各種各樣的本領。
(2)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一爸爸的手有什么本領?
一看一看,爸爸的手指變出了什么?(小雞、小狐貍等。)
(3)觀看課件,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一小雞要種麥子,它請誰幫忙?小鴨愿意嗎?小鴨怎么說的? 一小雞找小貓干什么?小貓同意了嗎?它怎么說的?
一小雞找小狗做什么?小狗同意了嗎?
一小雞找兔子一起磨面,小兔要做什么?
一誰幫助小雞一起做面包的?它們做的面包好吃嗎?
一最后小動物有沒有分享到好吃的面包呢?
一我們聽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爸爸的手影戲》。
(4)玩玩手指游戲,體會游戲的快樂
一手指游戲真有趣,我們也來和爸爸一起學一學吧!用小手怎么做出小雞、小狗、小狐貍的模樣呢?
(學學故事中小動物的手影動作,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在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愿意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并大膽嘗試扮演小動物的角色來講述故事。想一想、說一說為了做出香噴噴的面包,都要做哪些事情,讓幼兒逐步了解小雞在農(nóng)田里的辛勤勞作。
2.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在扮演動物角色的過程中學說對話。
(2)對手影游戲產(chǎn)生興趣,能嘗試用手指進行表現(xiàn)。
3.活動準備 ’
ppt課件
小動物的頭飾若干
4.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回憶故事內容
、俨シ殴适路饷,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一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
一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你最喜歡誰?說說為什么?
一小雞最后做出了香噴噴的面包,還記得它做了哪些事情嗎? 香噴噴的面包做好了,小雞愿意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嗎?
、谟^看課件,教師帶領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小雞去找小動物們幫忙,它是怎么說的?小動物們又是怎么回答的呢?(重點學說動物角色之間的對話。)
—小雞說:“小鴨,小鴨,跟我一起種麥子吧!毙▲喺f:“不行,我要在池塘里游泳!
—小雞說:“小貓,小貓,跟我一起澆澆水吧!毙∝堈f:“不行,我要在草堆里睡午覺!
—小雞說:“小狗,小狗,跟我一起收麥子吧!毙」氛f:“不行,我在找地里的肉骨頭呢!
—小雞說:“兔子,兔子,跟我一起做面粉吧!蓖米诱f:“不行,我在練習跳遠。”
(2)猜一猜,玩一玩
—手影游戲真有趣,我們也來玩一玩吧!
—老師先做幾個手影,請你們猜一猜可能是什么,然后你們來學一學(鼓勵幼兒用手指大膽表現(xiàn),和同伴互相猜猜、玩玩。)
(3)故事表演,情感體驗
、俪鍪绢^飾,引起幼兒表演的興趣。
、谡垘孜挥變悍謩e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嘗試用故事中的語言進行對話,其他幼兒則用手指表現(xiàn)動物的模樣。
(三)活動拓展
在美工區(qū)中投放各色顏料、白色卡紙等,讓幼兒在白色卡紙上印上自己的一雙手,然后可以和同伴比一比,也可以在手指上添畫。
2.閱讀角中投放該圖畫書,并提供臺燈,讓幼兒在閱讀的同時,照著書上試一試,從而進一步對手影游戲產(chǎn)生興趣。
(四)閱讀區(qū)的活動
“我的小手真有趣”: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將自己想到的手指可以變出的造型畫下來,由教師裝訂成冊,并配上相關文字,鼓勵幼兒和同伴相互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