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媽媽》教案(精選9篇)
《畫媽媽》教案 篇1
內容與要求:
1、運用不同的線條繪畫表現自己媽媽的五官特征。
2、喜歡并欣賞媽媽的美,能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不同臉型的輪廓紙、水彩筆、幼兒媽媽的照片;
2、活動前,通過游戲“猜猜誰的媽媽?”觀察比較并說出自己的媽媽的長相的特點。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你的媽媽漂亮嗎?媽媽什么地方長得漂亮?”引導幼兒欣賞媽媽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長得不一樣,能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二、引導示范
出示有媽媽臉部的輪廓紙
“你的媽媽的臉什么形狀的?”(選擇不同形狀的輪廓)
“媽媽頭發是什么樣的?”(運用曲直不同的兩種線條表現媽媽的不同的發型)
“媽媽的眼睛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運用圓形、線性表現媽媽不同形狀的眼睛)
“媽媽的眉毛是怎樣的?”(粗粗的?細細的?彎彎的?平平的?)
“媽媽的鼻子什么樣的?”
“媽媽的嘴巴什么顏色的?笑起來會怎樣?”
三、幼兒創作
1、幼兒自己選擇不同輪廓的紙,根據對媽媽的觀察繪畫表現自己媽媽的五官的'特點。
“現在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媽媽畫下來介紹給你的小伙伴?要畫的像自己的媽媽!”
2、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僦笇芰姷挠變捍竽懙谋憩F自己對媽媽的觀察和了解,鼓勵其在進一步觀察的基礎上表現自己媽媽的與別人的媽媽的不同的地方。例如:臉上的痣、有沒有戴眼鏡、頭發長短曲直等。
、谥笇芰θ醯挠變捍竽懤L畫表現自己的媽媽,能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人物的五官,會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四、同伴交流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幼兒的作品欄里,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媽媽。
五、活動延伸
在晚間接待時間,讓幼兒向家長介紹自己畫的媽媽。
《畫媽媽》教案 篇2
目的要求
1、學習畫人物半身像。
2、用簡單的形狀線條畫出媽媽的頭像。
3、通過畫媽媽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準備
1、蠟筆若干盒
2、教師示范畫一張。
內容與指導
1、教師出示一張已畫好的媽媽示范畫,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老師手中畫上有什么呀?
幼:媽媽
2、教師引導幼兒產生想畫媽媽情感,并講解畫個種形狀的過程。
師:小時候都是媽媽給我?那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教師畫出媽媽的半身像,并說出特征和提醒幼兒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不能在紙上亂畫,不能把紙折起來。
(2)、可以用你自己喜歡的顏色來涂在畫好的媽媽各各部位并提醒幼兒認真畫五官。
4、幼兒自由畫畫,教師在旁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五官及頭的大小的擺放。
5、教師小結;顒咏Y束。
優點是孩子們在提到喜歡媽媽什么時,都比較活躍,氣氛比較熱烈。因為孩子們對自己的媽媽印象比較深,所以老師與孩子的互動性比較強。
美中不足是在畫畫過程中,孩子的畫具缺的比較多,這主要是我準備不充分,因此影響了活動的最終效果,所以一個活動之前的準備對于一個活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好好準備每一個活動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準備也是寬泛的,不僅僅指教學具的準備,更包括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的準備。
《畫媽媽》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完整感受故事,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感受故事中“愛”的情感。
2、在操作圖片的過程中,逐步理清故事中動物出場的順序。
活動重點:
愿意隨教師或其他小朋友一起大聲地講述故事。
活動難點:
學會說各種小動物的相同話語:“你媽媽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活動準備:
草地底圖17張;圖片:小老鼠、小兔、大獅子、牛、小狗、17張,布娃娃、小姑娘各1張;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內容,了解故事中動物出場的順序。
1、教師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師:“今天天氣真好!有許多小動物到草地上來玩了,到底來了誰?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小朋友用小耳朵仔細地聽老師講的故事就知道了!
師:“老師講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媽媽想你啦)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
2、個別幼兒嘗試根據小動物的出場順序擺出相應的動物
師:(第一次提問)“誰第一個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個大噴嚏,誰走過來說“媽媽想你了,快點回家吧!”
(第二次提問)“小兔在草地上玩,也怎么樣了?(打了個大噴嚏)誰走過來了?說了什么?(教師逐一提問)
二、幼兒嘗試擺放操作材料,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師:“后面桌上也有許多小動物,每個小朋友可以去拿個筐,小朋友可以按小動物的出場順序也來講一講這個好聽的故事!保ㄟ呎f邊擺小動物)
師:“先講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故事講給小朋友或后面的老師聽!
過渡:“把你的動物寶寶放回籮筐里吧!
三、幼兒根據圖片建構故事結尾
提問:
(1)出示小娃娃圖。小朋友快看誰也到草地上玩,結果打了個大噴嚏,誰看見了?出示小姑娘圖。小姑娘看見它說什么?
(2)布娃娃沒有媽媽,它傷心地哭了起來,小朋友你們知道她為什么哭呀?布娃娃這么傷心,我們可以怎么安慰她對她說什么話?(我當你的媽媽,我來抱抱你好嗎……)
小結:小朋友真會關心布娃娃,布娃娃聽了真高興!
四、隨老師或小朋友一起完整地講故事。
師:“我們再來給布娃娃講小動物的故事吧!講的時候小朋友也可以學學小動物的樣子。
《畫媽媽》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畫人物正面頭像,能基本畫出媽媽五官的特征。
2.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情感。
活動重點
初步學習畫人物正面頭像,能基本畫出媽媽五官的特征。
活動難點
畫出媽媽五官的特征,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每人一份繪畫工具,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播放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師幼拍手表演唱。
2.討論交流:媽媽是怎樣關心我們的?三八婦女節就快要到了,我們怎么表達對媽媽的感情?
基本部分
一、引導觀察課件,幼兒觀察討論
1.請幼兒仔細觀察說說圖片上媽媽的外貌特征。
2.討論交流:怎么才能把媽媽畫的更美麗?
二、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說出范畫中人物的典型特征教師結合畫面進行啟發:畫媽媽的時候,哪些地方畫的長一些,會覺得很美麗?(如:長頭發、長眉毛)
三、教師示范畫,并講解重點
1.在指導中注意鞏固幼兒對人物五官的掌握,根據幼兒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如:一個黑點的眼睛;有眼眶的眼睛;雙眼都有睫毛的眼睛等。
2.求把媽媽半身像畫得端正,在繪畫中教師用親切鼓勵的'語言調動啟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使幼兒身心投入。
四、教師提出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1.鼓勵并引導幼兒抓住典型特征大膽表現媽媽五官的主要特征。
2.教師指導個別繪畫能力弱的幼兒。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顏色涂刷背景,注意突出主題。
結束部分作品展示:我真棒。
1.放音樂《我的好媽媽》,師幼在音樂聲中展示作品。
2.幼兒自由活動,一起欣賞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回家后,讓媽媽做模特給媽媽畫一幅漂亮的畫。
《畫媽媽》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欣賞“母愛”主題的藝術作品,感受與體驗偉大的母愛。
通過唱歌、繪畫、表演等藝術活動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生準備:彩色畫筆、鉛畫紙、牛皮圈。
教學過程:
1、以舒伯特的《搖籃曲》為背景音樂,教師神秘地拿出一件用紗巾裹著的瓷器――《母愛》:“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件藝術品!苯處熾S著舒緩優美的旋律,慢慢揭開紗巾:“這是一什么件藝術品?上面有哪些人呢?”在師生的交流中引出“母愛”主題。
通過藝術品的展現、音樂的切入以及教師語言的描述,給人以美的感受,渲染溫馨的“母愛”的氣氛,引發學生對這一主題的興趣和想象。
2、“母愛是什么意思呢?你的媽媽是怎樣愛你的呢?”學生回答并交流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可以設計一兩個具體問題,例如:當你生病時,媽媽怎樣關心你的?當你有進步時,媽媽是怎樣表揚你的?)
3、欣賞世界名畫《搖籃》:“畫中的媽媽在做什么?”
4、“畫中的媽媽一邊搖著搖籃,一邊唱著《搖籃曲》,你能不能學著媽媽的樣子用柔和而親切的聲音唱著《搖籃曲》哄畫中的寶寶睡覺呢?”學生演唱《小寶寶睡著了》,體驗媽媽溫馨的愛。
5、“你知道哪些有關媽媽的歌曲、歌謠或詩歌呢?”小組討論后,師生開個“賽歌會”(表演一小段即可),進一步體驗母愛之情。
繪畫與交流:
教師出示許多媽媽的頭像畫創設情境導入繪畫:“今天來了許多小朋友的媽媽,他們聽到我們的贊美,真開心!瞧!玲玲的媽媽長著胖胖的臉,圓圓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長長的卷發;明明的媽媽長著長長的臉,黑亮的眼睛,大大的嘴巴,短短的頭發,你媽媽長得什么樣子?”同桌相互交流。請一兩位學生說一說,然后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繪畫人物頭像的步驟:1、畫臉形;2、畫五官;3、畫發型。(只要大概抓住媽媽的特征即可,主要要表達出對媽媽的愛)
2、學生聽著《好媽媽》的旋律畫媽媽的肖像,教師巡視,畫好之后用牛皮圈將畫帶在頭上,然后跟著音樂拍手。
歌唱與表演:
1、媽媽不僅要照顧我們的生活,還要關心我們的學習,真是太辛苦了,你心疼自己的媽媽嗎?你想對媽媽說一句怎樣的悄悄話呢?
2、請將悄悄話按“2/4 | |”節奏說一說。
3、觀看VCD《好媽媽》。問:歌中的小朋友是怎樣愛媽媽的?
4、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唱。(由于這首歌大多小朋友在幼兒園學過,可以采取師生交替演唱的形式學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過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愛。
6、拍手、跺腳或敲擊身邊的桌椅為歌曲伴奏。
7、以同桌為一小組,分別扮演“媽媽”和孩子(男孩子可以扮成爸爸,扮演孩子的同學將歌曲《好媽媽》改成《好爸爸》唱,也可以表演其他的親人)進行歌表演。
評價與延伸:
1、學生相互交流自己學習的體會與收獲。
2、“母愛”是世界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今天小朋友們用繪畫、唱歌、表演等藝術形式表達了自己對媽媽的愛,真了不起,老師相信你們說得到做得到,今后更加關心自己的媽媽和親人。
3、課后在媽媽畫像旁或背面再畫上美麗的圖案或寫上一句對媽媽說的悄悄話做成美麗的賀卡,然后唱著有關媽媽的歌送給媽媽,媽媽一定很開心。
4、以“母愛”為題材的藝術作品還有很多很多,例如電影《漂亮媽媽》、小說《母親》等等,還有哪些有關媽媽的藝術作品呢,可以回去問一問或查一查?
在優美舒緩的音樂聲中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媽媽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具有真情實感,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
通過寧靜優美的畫面,使學生感受到媽媽溫暖的愛,再通過自己的歌聲體驗“母愛之情”。
游戲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通過游戲活動,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關媽媽的作品: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古詩《游子吟》,兒歌《我長大了》等,激發了學生表現的欲望。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不易說出媽媽的特點,此環節創設情景幫助學生解決難點。學生通過聯想與創作,運用“說與畫”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此環節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學習的內容始終圍繞著一個主題“母子之情”,無論是節奏訓練、還是歌唱與表演,都注重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熱愛母親的情感,通過學生的一系列的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進一步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象與創作,用語言、歌聲、動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裝扮活動中體驗“親子情”
在師生共同的評價活動中,教師肯定與激勵的話語讓學生嘗到創作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懂得關心、愛護自己的媽媽和親人。
對課后學習作出要求,鼓勵學生積極地熱愛藝術,激起對今后藝術活動的興趣。
藝術課課程設計上的主要特點是“四課綜合”(音樂、美術、舞蹈、戲。、“四大關聯”(生活、情感、文化、科學)和“雙主題”(人文主題和學科主題),此設計使彼此隔離的不同藝術之間有了聯系;使感性與理性有了聯系;使情感與知識有了聯系;使人文與科學有了聯系;使藝術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發展學生的整合創新、開拓貫通、跨域轉換等多種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展。
本課是一節綜合藝術課,主要體現了藝術課以下兩大特點。
一、人文性
本課始終以“母愛”這一人文主題為線索,通過欣賞一系列的藝術作品以及生活中媽媽的愛的事例,感受與體驗母愛的溫暖,在創作媽媽可愛的形象、歌唱媽媽的歌曲以及表演媽媽的過程中,激起學生愛媽媽的情感。
二、綜合性
本課綜合了音樂、美術、詩歌、表演等多種藝術門類,但不是各類藝術簡單、機械得疊加,也不是抹殺各藝術的獨特性,而是在人文主題“母愛”的統領下,既充分發揮每門藝術的價值和個性,又尋求藝術的共同要素和規律,使各門藝術相互支撐、補充和統一,培養學生多種能力,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
《畫媽媽》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跟隨老師簡筆畫的步驟,較合拍的演唱歌曲。
2、唱好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3、體驗愛媽媽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5、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準備:
蠟筆人手一份,白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每個小朋友都很愛自己的媽媽,現在就請小朋友來說說自己的媽媽。
2、幼兒討論。(談媽媽的外貌特征、性格、工作單位等)
3、師:小朋友說的真好,今天我們一起把媽媽的樣子唱著歌畫出來好嗎?老師先來畫一畫我的媽媽。
(二)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邊根據歌詞內容朗誦兒歌邊畫圖。(步驟如下)
(1)拿出小蠟筆點兩下(唱:小蠟筆,咪里咪)
(2)畫一個圓的頭(唱:畫呀畫,咪里咪)
(3)畫媽媽的頭發(唱:畫出我的好媽媽)
(4)畫眼睛(唱:咪里,咪里,畫出我的好媽媽)
(5)畫耳朵(唱:好媽媽,咪里咪)
(6)畫嘴(唱:笑哈哈,咪里咪)
(7)畫胸前的紅花(唱:胸前開朵大紅花)
(8)畫肩膀(咪里,咪里胸前開朵大紅花)
2、提問幫助理解歌詞。
師:我拿什么來畫媽媽?先畫什么再畫什么?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胸前怎樣?
3、引導幼兒跟隨老師邊朗誦邊徒手畫媽媽。(二遍)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畫一畫媽媽。
4、教師示范演唱歌曲(有音樂伴奏)師:每個小朋友的媽媽長得都不一樣,特別是頭發有明顯的不一樣,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大班的小朋友畫的媽媽。
5、幼兒跟著琴聲演唱。師:我們也來畫一畫自己的媽媽。提醒幼兒注意唱好休止符和附點音符。(三遍)
(三)分角色交換演唱。
1、先請男小朋友畫,女小朋友唱。再交換。
2、請個別幼兒演唱。
(四)復習歌曲:《好媽媽》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根據自己媽媽的外貌特征畫媽媽。
2、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反思:
媽媽是幼兒每天生活在一起,最親近的人,所以在設計《畫媽媽》活動時,我一開始把目標定位在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媽媽正、側面的形象特征。但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準備時,我仔細又想了一下,幼兒進入中班后,接觸人物畫的機會不多,在上學期幼兒對人物正面畫掌握還不夠理想、且對人物各部位的比例把握也不夠理想,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進行了調整:
調整一:以畫媽媽的正面為主,第一重點落在人物的五官與身體的比例上。鼓勵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嘗試畫媽媽的側面。
調整二:根據幼兒現在對人物畫時動作都較為呆板的現狀,我先請幼兒用語言描述(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接著請幼兒邊描述邊用動作展現媽媽的動態,教師則向其他幼兒對部分有一定難度的動作進行重點范畫與講解,最后提出裝飾與涂色要求。
在本次活動教學后,發現:幼兒對人物的動態如何去捕捉,如何用筆來表現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物的身體比例也有了進一步地認識。打算,在進行《我和我的朋友》繪畫教學活動中,加強繪畫要求:畫出人物的正、側及背面的形態。
我的思考:幼兒的繪畫技能的提高必須是循序漸進的,在掌握了一樣技能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繪畫難度,相信幼兒更容易接受并掌握。
《畫媽媽》教案 篇7
媽媽是幼兒每天生活在一起,最親近的人,所以在設計《畫媽媽》活動時,我一開始把目標定位在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媽媽正、側面的形象特征。但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準備時,我仔細又想了一下,幼兒進入中班后,接觸人物畫的機會不多,在上學期幼兒對人物正面畫掌握還不夠理想、且對人物各部位的比例把握也不夠理想,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進行了調整:
調整一:以畫媽媽的正面為主,第一重點落在人物的五官與身體的比例上。鼓勵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嘗試畫媽媽的側面。
調整二:根據幼兒現在對人物畫時動作都較為呆板的現狀,我先請幼兒用語言描述(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接著請幼兒邊描述邊用動作展現媽媽的動態,教師則向其他幼兒對部分有一定難度的動作進行重點范畫與講解,最后提出裝飾與涂色要求。
在本次活動教學后,發現:幼兒對人物的動態如何去捕捉,如何用筆來表現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物的身體比例也有了進一步地認識。打算,在進行《我和我的朋友》繪畫教學活動中,加強繪畫要求:畫出人物的正、側及背面的形態。
我的思考:幼兒的繪畫技能的提高必須是循序漸進的,在掌握了一樣技能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繪畫難度,相信幼兒更容易接受并掌握。
《畫媽媽》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說“伸出、側著耳朵聽、摟著、就”等詞語。
2.培養獨立精神。
活動準備:
繪畫材料、畫筆、小黑板、畫紙若干張、圖片。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他們有沒有自己在家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請他們聽一聽故事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老師:小朋友,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做些什么呀?能不能干?
幼兒:自己看書、看電視……
老師:非常好!好啦!現在請小朋友豎起你們的小耳朵聽一聽故事里的小朋友又是怎樣做的?
2.老師講故事,請到畫媽媽部分,邊講邊畫,以幫助小朋友理解。(第一遍先放錄音,畫出媽媽,第二遍媽媽講,邊講邊做動作。
3.提問:東東想媽媽的時候做了什么?他是怎么數數的?他是怎樣聽的?(試著做一做伸出手、數數、側耳聽、貼著門縫看等動作)數完數后媽媽還沒回來,東東又想出了什么好辦法?他是怎樣畫媽媽的?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師:小朋友,我們剛剛從故事里聽到有誰呀?
幼兒:東東。
師:東東一個人在家做什么呀?
幼兒:……。
4.老師夸獎東東,請幼兒說一說東東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勇敢、會動腦筋)老師希望小朋友向東東學習。
5.再講一遍故事,請幼兒隨著故事做動作。
6.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媽媽長得怎么樣?
師:小朋友,我們都愛媽媽對不對?那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媽媽長什么樣的?
幼:對!讓我來講。
7.給幼兒書和筆,讓他們也畫自己的媽媽。
延伸活動:
回家后畫一幅自己最愛的親人貼在展板上。
附:故事
小班故事:畫媽媽
媽媽才出去一會,東東就想媽媽了。
“我數一、二、三,媽媽就回來了!彼斐鲂∈珠_始數數了。
“一……”東東數了一個長長的“一”,側著耳朵聽一聽,走廊里沒有媽媽走路的聲音。
“二……”東東數了一個長長的“二”,側著耳朵聽一聽,還是沒有聲音。
“三……”東東又數了一個更長的“三”,側著耳朵聽一聽,沒有聲音,他走到門口,貼著門縫往外看,沒有人。
媽媽沒有回來,東東真想媽媽呀!
“我來畫個媽媽吧,等我畫好了,媽媽就回來了!睎|東拿出紙和筆,先畫了個很大的圓圈,親了親圓圈,說:“對,這是媽媽的臉!
東東又在很大的圓圈里面畫了兩個更小的圓圈,親了親說:“對,這是媽媽的眼睛!
接著,東東在這兩個圓圈下面畫了一個更小的圓圈,說:“對,這是媽媽的嘴巴!
這時候,“篤、篤、篤!”有人敲門了。
“媽媽!”東東試著叫了一聲。
“是我,寶貝,是媽媽!”
“媽媽!媽媽!”東東一邊叫,一邊開門。門一開,他就把媽媽給抱住了。
他摟著媽媽的脖子說:“媽媽,媽媽,我數了一,二,三,你不回來,我就親親你的臉,你就回來了!”說完,“吧”地又親了媽媽一下。
《畫媽媽》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和豐富的想像力。
2.認讀漢字:"滑梯"、"先"、"后"、"爬"。能積極參與識字游戲,正確指認生字詞。
二、活動準備
1、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錄音機。
2、詩歌范文,新字卡:"鉛筆"、"今天"、"明天"。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師:會唱的小朋友跟著唱。
2、曲完后,師問:小朋友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大聲地告訴老師!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與媽媽有關的的兒歌,題目叫《畫媽媽》。
。ǘ⿲W習新的字詞
1、引出詩歌《滑滑梯》老師朗誦一遍。
2、請幼兒找出詩歌中認識的字寶寶。
3、學習新的字寶寶:"滑梯"、"先"、"后"、"爬"。
今天老師要介紹3個新的字寶寶給你們認識,可是這3個字寶寶很調皮,他們要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現在我要請3個小朋友來把他們找出來。(學認新字)
(三)熟讀成誦。
1、分小節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表情朗讀、表演讀。
2、練習背誦。師提醒:背誦時也要有感情,不能唱讀。
3、把它作為一個小禮物,送給我們親愛的媽媽,回家背給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