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加連減教學案例與反思
教學反思: 《連加 連減》是人教版二年級(上)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內容。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利用課件向孩子展示一幅小蜜蜂采蜜、送蜜的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從實際情景中因出計算問題,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計算問題的過程。首先,我利用課件,想孩子展示小蜜蜂采蜜、送蜜這兩幅情景圖,讓孩子在觀察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結合情景圖理解算理。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列豎式,讓孩子觀察、比較中,發現連加連減豎式簡便寫法的簡便之處,從而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其次,我在教學連加連減過程中,加入了兩個練習環節。第一個練習我設計了三道連加題在花朵中,三道連加題難度逐漸增加大,即訓練了孩子的口算能力,也給孩子在動手筆算過程中體會簡便寫法的簡便之處。與此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計算也可以是很有趣的。而另外一個練習,我采用比賽的形式,讓孩子在送小蜜蜂回家的過程中,完成連減的練習。練習中,即鞏固、加強了孩子的計算能力,又培養了孩子互相幫助的情感。在教學的最后,我還設計了一只沒有算式只有得數的小蜜蜂,讓孩子思考,哪些數連加或是連減可以讓小蜜蜂回家。學生在剛才原有的基礎上,再加上整節課的練習,學生想出了許多算式。這一環節我拔高層次,讓學生在思考和計算中發散他們的數理邏輯思維,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即鞏固、加強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培養了學生互相幫助的情感。但是在這次的教學過程中,我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例如:我在和學生一起觀察連加豎式的時候,我經驗不足,在對于一些豎式上的小毛病,我沒有抓住這個教學機智,讓孩子去發現那些小毛病,因此在連減計算過程中,仍有這樣的小毛病存在。通過這次的教學,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教學中,不僅要善于撲捉學生資源,更應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