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蕉》課堂實錄
師:你能說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嗎?(教師指著算式2 。)
生:12是被除數,4是除數,3是商。
(充分利用課件,通過幫猴子分香焦把學生吸引到數學活動中來,然后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圈一圈、說一說、淘氣和笑笑來幫忙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除法的意義,掌握了平均分與除法算式的關系,并會讀、寫除法算式,整個活動過程教師充分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尊重學生,為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五、實踐應用
1、把( )根蠟燭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根。
列式:( )÷( )= ( ) (根)
2、把( )個蘋果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個。
( )÷( )= (個)
3、火眼金睛(列式對的打√)
12個草莓裝3盤,每盤裝幾個?12÷2=6(個) ( ) 12÷3=4(個) ( )
把18根骨頭平均分給6只小狗。平均每只小狗得幾根骨頭?
18÷2=9(根) ( ) 18÷6=3(根) ( )
4、把12根筷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幾根?
( )÷( )= (根)
平均分成6份,每份幾根? ( )÷( )=( )(根)
5、教師巡視,課件訂正
(練習設計層次分明,形式多樣,集實用性和趣味性于一體,使枯燥的數字更具情趣,同時進一步鞏固了今天所學的知識。)
六、小結
師:小猴子今天有很多的收獲,你們呢? 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學生談收獲)
師:學習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學會了寫、讀除法算式,記住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興趣濃厚,學得積極主動,但也有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利用學生喜歡火眼金睛的大圣引入新課,激發他們的興趣。
2、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我根據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大膽放手讓學生展開對新課內容的學習,我只是適當地指導、點撥。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思考空間,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3、 充分利用課件,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變枯燥的計算教學為有趣的動手活動, 充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以生活,數學就在我身邊”。
4、在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與價值方面表現得不夠,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去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