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二)》教學設計方案
一,概述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的一堂數學課,所需課時為1課時(40分鐘).
本課主要學習內容是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是以上一節《看一看(一)》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不同,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為基礎,通過擺一擺,看一看,說一說等小組活動和游戲使學生學會辨認每個位置所看到的形狀.初步培養學生的方位感和空間觀念,并把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為今后識別生活中較復雜的建筑,空間,物品等的多角度視圖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分析
1.初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間觀念.
2.學會辨認和對應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狀.
3.能夠口頭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
4.能夠畫出簡單物體的正面,上面,側面圖形.
5.培養動手,動口,觀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發展抽象思維,培養與同學,老師交流的能力.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剛剛升入二年級的小學生,方位感比較模糊.
2.學生以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加之上一節課的學習,對從不同的角度看物體的形狀有所不同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概念.
3.學生對于教學過程中所設置的活動和游戲過程有足夠的興趣,符合學生年齡特點.
4.學生喜歡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性很高.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主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學策略,借助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活動和游戲的進行,營造活躍的探索,研究,討論的氛圍,在實踐,交流,領悟的過程中達到掌握新知的目的.由于學生年齡的特點,教師應在整個活動中起到軸心作用,還要注重對學生的探索結果做出及時的評價,以免造成一盤散沙的課堂狀況.
五,資源
1.本節課在多媒體教室中進行
2.北師大課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科書
3.專門為本課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4.玩具,正方體實物若干,正方形紙板若干
5.電子圖片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情境引入(出示課件2,3,4,5,6頁)
前不久老師觀看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汽車拉力賽,老師很想讓大家也看一看這些精彩動人的畫面,你們想不想看
課件演示汽車拉力賽的場面.
說說你觀看汽車拉力賽后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說出車身不同面的裝飾很漂亮.
剛才我們從鏡頭中看到冠軍車不同面的裝飾都很漂亮.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汽車拉力賽的場面,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
(環節二):實踐活動--觀察玩具(出示課件7頁,注:如有實物準備直接出示實物)
過程描述:1.請學生把玩具按統一要求放在桌上.
2.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平視觀察玩具,小組學生調換位置,再觀察.
3.說說站在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玩具的樣子.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對上一節課的鞏固,繼續體驗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也不同.這也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另外在本環節注重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環節三):實踐活動—畫一畫(出示課件13,14,15頁)
過程描述:1.出示組合圖形,先觀察,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個組合圖形的形狀.
2.再畫畫,動手畫出你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組合圖形的形狀,有正面,側面,
上面,底面等.(也可以讓學生用正方形紙板擺出看到的圖形)
3.活動過程中學生可任意交流,互相對照自己所畫視圖,在交流與探討中確定正確的視圖.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發展學生動手實踐和觀察的能力,動手畫是加深學生印象的最好方式,同時彌補口頭表達的不足之處,表達更具體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