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能干什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實際情境活動,讓學生建立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概念,體會分與秒的關系,掌握1分=60,學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過程目標:.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親生體驗1分鐘的長短,并感受時間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及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標:在實際操作及有趣的課堂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能力目標:通過拍一拍、聽一聽、讀一讀、唱一唱、寫一寫、折一折等活動,培養學生估計時間的能力,教育學生從小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體驗1分時間的長短,建立一分鐘的概念。
教學難點:估計一分鐘有多長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題卡 畫筆等學具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伴著“滴答”聲的節奏數數(從1數到60)
一、創設情境,激趣促學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春節聯歡晚會嗎?
生:喜歡。
師:(出示課件)瞧,這是今年春節聯歡晚會的一個片斷。看屏幕上的大鐘,誰能告訴大家,現在的時刻是幾時幾分?
生:馬上就要十二點了。
師:你的回答很準確,聲音又洪亮,給我們開了個好頭。再過幾分,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
生:一分。
師:對,一分。
(板書:一分)
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激動人心的一分鐘吧!(師生共同感受一分鐘)
師:同學們,剛才的這一分鐘,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生1:很激動
師:師也覺得很激動,還有其他感覺嗎?
生2:這一分鐘很短,一會兒就過去了
師:是啊,一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下面就再讓我們一起感受一分到底有多長
二、實踐感知
(一)體驗一分鐘有多長
活動:數心跳
(課件出示系統鐘,學生對著鐘數心跳。)
師: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左手,再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壓在手腕的脈搏上。問:你們感覺到了什么?
生:一下一下的跳動。
師:對!這是我們的脈搏在跳動。你們都感覺到了嗎?好,讓我們邊聽一分鐘的音樂,邊數一數我們心跳在一分鐘之內跳多少下。誰能說說:你的心跳1分鐘大約是多少下呢?
生1:我的心跳大約70下。
生2:我數的大約是60下。
生3:我知道成人的心跳的速度大約是70-100之間。
師:你知道的可真多啊!對!心跳在70-100之間的都是正常的。(如果沒有學生能說出來的話,教師可以直接提出來。)
(二)發現分與秒的關系
師:在我們體驗完1分鐘脈搏的跳動之后,讓我們靜靜地看鐘面,一起來認識1分。
(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
師:你都發現了哪些信息呢?
生1:上面有時針和分針。
生2: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
……
師:同學們說得可真不錯,觀察鐘面,上面有兩個我們的老朋友,最短走地最慢的是時針,這根長一點的走得比時針快的是分針,鐘面上還有一根又細又長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針,它可記錄比一分還短的時間,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請同學們觀察鐘面,動腦筋思考,一秒有多長呢?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
生1:眨一下眼睛代表1秒。
師:你示范給大家看看,有道理!誰還想到別的動作表示?
生2:敲一下桌子代表1秒。(邊說邊示范)
師:他的想法不錯,動腦筋思考了。誰還能說?
生3:我想拍一下手代表1秒。(邊說邊示范)
師:這個想法真好,拍手就可以表示。
生4:我用跺一下腳來代表1秒。(邊說邊示范)
師:你的想法很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