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
五、指導寫字
其實,老師最高興的,就是看到小朋友們的進步,書一次比一次讀的好,字一天比一天寫的好。今天,我們來學兩個字:
消:左窄右寬,右邊第一筆是豎,第四筆也是豎。
困:四四方方一個框,木字一捺變成點。
六、自主作業,拓展感悟
從以下幾項作業中,有選擇的完成自己感興趣的1——2項。
講師愛生小故事
做賀卡
唱贊美老師的歌
抄贊美老師的詩句
讀贊美老師的詩句
程門立雪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敬,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非常用功。后來中了進士,他不愿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鉆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不少知識。四年后,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四十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么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云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后,楊時為了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里。守門的人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愿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去。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厚了。
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正是由于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進步很快,后來終于成為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各地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老師”稱謂
老師的稱謂很多:師、老師、先生、教師、講師……名止繁多不一而足,但是,它們又多少有些區別。
人類打從進入文明社會后,老師便成了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職業。傳遞、傳統的繼承、歷史的延續、科學的昌明……若無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是不可設想的。據《說文解字》講,師即“教人以道者之稱也”。二千多年前,我國已有“師傅、師長、先生”等稱謂了。這些稱謂意思接近,生命力強,甚至今日仍在使用。不過,“師傅”現在常指教育教學之外,其他行業老師;“先生”增加了對男子的尊稱和妻子稱丈夫的更多含意。
“老師”的叫法,是后來才有的。有人引述《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句子,證明“老師”一詞在春秋戰國時已經存在了。其實這是個誤解,書中說荀卿是最“老”的“師”,并非而今的“老師”呢!“老師”一詞應最早見于宋末,盛行于明清。當時“老師”是指有更高學問的科舉考試之主考官。
清末開辦學堂,此時教師稱“教習”,再后才改為“教師”。民國之后,學堂變成學校,教師政府部門職員一樣,由政府任免和發放工資,所以又產生“教員”一說。“講師”則是區別于教授和助教的教師職稱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