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說課稿
在這個環節,通過檢查生字和說話練習,為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豐富的詞匯作鋪墊,讓學生初步了解黃山景色之美。
第三板塊:品位詞語,感悟奇石美。
這里讓學生又一次走進文本用心默讀課文,找出作者具體寫的黃山四塊奇石的句子結合圖片來品味,交流、朗讀。
仙桃石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讓學生通過“好像、飛、落”等詞語,想像仙桃石的神奇有趣。
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這里抓住“抱著腿、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些詞語欣賞“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在這句話里學習作者使用“望、站、伸、指”這些動作把靜態的奇石寫成動態的手法。也可以讓學生上臺表演“仙人指路”。
而金雞叫天都這塊奇石的教學,從雄雞的顏色“金光閃閃”,和雄雞的動作“伸著、對著、啼叫”入手,通過觀察圖片與文字進行結合,理解作者是怎樣想象的。
通過觀看插圖,讓學生了解黃山奇石的美;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品味優美的詞語、句子,讓學生不僅感受到黃山奇石美,而且感悟到作者的語言美,簡單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
第四板塊:延伸課堂,加深奇石美。
欣賞“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的神奇有趣,那么讓學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簡寫的奇石的樣子,挑一塊自己感興趣的奇石學著作者的樣子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寫話提出了一定要求,所以這一板塊我讓學生用一兩句話介紹自己感興趣奇石。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水平又給學生一個展示和表達的機會。
第五版塊:指導寫字,布置作業。
1、學寫本課的8個生字。重點指導“區、巨、它、安”四個字,認識“三框兒”這個新部首。
2、找一找黃山奇石的圖片,給這幅圖片配上一段介紹的文字,喜歡畫畫的也可以畫上一幅黃山奇石圖來展示。
總之,本課的設計落實了三維教學目標,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