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贈劉景文、山行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2.會認“劉、菊”等生字,會寫“于、首”等字。
3.背誦古詩,鼓勵學生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重點難點:
1.通過朗讀,感悟、想象詩中描繪的秋天的美麗景象,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2.幫助學生讀懂詩句,理解“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贈劉景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2.認識本首詩中出現的生字,學寫“劉、枝、首、記”四個生字。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及詞語卡片,錄音機和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卡片:這幅圖上畫的是哪一個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秋天的景色,一片片的紅葉告訴我們這是秋天的景色)
你從圖上還看到了什么?(有一個小池塘,池塘里的荷葉已經枯萎,岸邊開滿了菊花)
2.這幅圖畫就是詩人蘇軾當年看到的景色,于是他寫了一首詩送給他的朋友—劉景文。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劉 菊 殘 君 橙
橘 首 枝 記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小組合作,交流識記方法)
(3)學習書寫劉、首、枝、記。
①.認真觀察范字。
②分析字形。
③指導書寫:
劉:左右結構,“文”的第四筆改成“點”。
枝、記:左右結構,注意要寫得“左窄右寬”。
首:下半部是“自”
④.學生描紅、;臨寫。
2.自由讀古詩,在詩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圈出來。
3.小組合作學習古詩:(1)每人讀一遍古詩。
(2)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一起討論。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詩,說說你懂了什么?讀懂了那句就說那句。
學生甲:第一句的意思是說荷花已經凋謝了,
連擎雨的荷葉都枯萎了。課件演示“擎雨蓋”幫助學生理解。
學生乙:第二句的意思是說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不怕寒冷。
學生丙:第三句的意思是說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
學生丁:第四句的意思是一年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時節。
2.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全班一起解答。
盡:沒有了,在詩中指荷花凋謝了。
殘:是說菊花已經開敗了。
君須記:你一定要記住。
3.讀給你的伙伴聽。
4.范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詩人在我們的眼前展現了一幅秋末的美麗圖畫,并用優美的詩句描寫了秋末時節美麗的景色,我們應該怎樣讀呢?
自由讀,指名讀。
2.說說你喜歡那句,并試著背下來。
3.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五)啟發思考
你認為一年中最好的時節是那個季節,說說為什么。
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你對季節的喜愛。(寫、畫、講等形式)
(六)板書設計
4 古詩兩首贈劉景文 荷盡 橙黃秋末 好景 君須記 菊殘 橘綠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山行》,感受詩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2.學習詩中出現的生字。會寫“于、楓”這兩個字。
3.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喜愛之情,鼓勵學生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教具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