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案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明白課文內容大概內容。
2、能力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讀出不同的語氣,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
3、創新目標:通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討論“你是怎么看這四位動物伙伴的”。
4、德育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能懂得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從小動物的對話、表情中體會它們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讀出不同性格特點的小動物的說話語氣,感悟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課前準備
生字圖片、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課題
喜歡聽故事嗎?這節課我們再一起讀一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 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己來讀課文,要求:
a、讀通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想想意思。
b、同時想一想:故事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1、課文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不喜歡誰?為什么?
剛開始誰認為葡萄是酸的?(狐貍、小兔子、小松鼠)誰認為葡萄是甜的?(猴子)葡萄到底是酸的還是甜的?小兔子和小松鼠是怎么知道葡萄是甜的?為什么小兔子和小松鼠不明白狐貍硬說葡萄是酸的?
2、根據學生提的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誰認為葡萄是酸的?(狐貍、小兔子、小松鼠)為什么狐貍說葡萄是酸的?
三、朗讀感悟
1、看看圖、再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自己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狐貍想吃葡萄嗎?只是有一點想,還是非常想?你從圖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指名說。那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2、指名讀,評議,F在我們一起來讀讀,看誰能讀得讓別人覺得葡萄是酸的?齊讀。用“因為……所以……”說。(狐貍想吃葡萄卻吃不到,所以它硬說葡萄是酸的。)
3、為什么小兔子和小松鼠開始時也認為葡萄是酸的,他們心情是怎么的?
請自己讀一讀2、3自然段,體會一下他們的心情。自讀。
誰能把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評議,男女分角色讀。
小兔子和小松鼠怎么也認為葡萄是酸的?你讀到這里有什么想法?指名說。
4、只有小猴子認為葡萄是甜的,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自讀第4——7自然段,看看自己能讀懂些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自讀。
質疑:“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小猴子為什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小猴子爬上了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讀一讀這兩個句子,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指名讀。(多了一個“迫不及待”)第二個句子多了一個“迫不及待”讓你體會到了什么? 指名說。